| VB 源码 | VC 源码 | ASP源码 | JSP源码 | PHP源码 | CGI源码 | FLASH源码 | 素材模板 | C 源程序 | 站长工具 | 站长教程 |

安全防范

木马病毒
黑客技术
系统安全
防火墙
安全防范

本类阅读TOP10

·双网卡共享上网解析
·常用端口对照详解
·技巧:多种途径访问局域网中的计算机
·代理服务器使用祥解
·在家远程控制公司的局域网电脑
·在Windows XP中共享上网
·最新奇迹私服复制漏洞大全(含98c)
·为什么局域网中机器PING通却不能上网?
·局域网共享资源安全防护大全
·远程破OICQ密码给工具QQExplorer ver 1.25介绍

站内搜索

第四课、宽带城域网的无线接入

宽带城域网无线接入技术是指从公用电信网的交换节点到用户驻地网或用户终端之间采用无线接入方式向用户终端提供电话、数据、Internet、VoD(视频点播)、广播视频和电视会议等宽带多媒体业务的技术。由于无线接入方式在组网、安装、维护方面灵活快捷,而且系统开发运营成本低,因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宽带IP无线本地环路接入方式
  
  WLL(无线本地环路)由无线基站和用户单元组成。无线基站侧提供了面向交换机V5标准的网络接口和面向用户侧的空中接口,把交换机侧送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空中接口信号,并完成空中接口的认证保密、资源管理、协议转换等功能。用户单元具有面向基站的无线接口和面向用户的传统接口(如RJ11、RJ45等),接收基站传送来的无线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用户所需的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传统接口可以完成认证、协议转换、代码转换等功能。交换机和基站系统间以标准的以太网接口连接,同时通过路由器实现宽带访问Internet。宽带IP WLL主要提供数据业务,可支持H.323协议,实现VoIP。

  移动IP接入方式
  
  移动接入目前主要有两种手段:一种是采用WLAN(无线局域网);另一种是借助公用移动通信网,如GSM网上的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WLAN采用IEEE 802.11协议或ETSI的HiperWAN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如校园、企业或大建筑内)提供低移动性的高速数据业务。WLAN保持了现有局域网高速率的特点,可以作为有线局域网的补充,在一定场合甚至可以替换有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具有1~11Mbit/s的数据速率,工作在2.4 GHz的ISM频段,传输距离100m。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适用于GSM系统的无线数据业务,它将分组交换模式引入(叠加)到GSM网络中,从而提高了无线网络的资源利用率。GPRS可以提供高达115 kbit/s的传输速率,并且能支持Internet的IP业务以及X.25业务。

  多信道多点分配业务

  MMDS(多信道多点分配业务)是网络结构呈点对多点分布,工作在低频段,提供宽带业务的一种无线系统,比较适用于中小企业和集团用户。MMDS系统采用FDD(频率复用分割)双工方式,16QAM、64QAM等微波调制手段,扇区分割频率复用等技术,可以提供Internet接入、本地用户数据交换、话音和视频点播等多种业务。MMDS工作在比LMDS低得多的频率(频率范围为2~3 GHz),固定频率间隔3.5 MHz。所以干扰带来的影响比LMDS要小得多,由于采用了VOFDM(矢量正交频分复用)补偿技术,所以没有视线无障碍的要求。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L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工作于10~66 GHz频段,是宽带无线点对多点接入技术。该技术利用毫米波传输,可以提供双向话音、数据及视频图像业务,还可提供各类承载业务(如FR、ATM等)。它不必使用光纤和光端口设备,是一种全业务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被称之为“无线光纤”接入技术;采用点(基站)对多点(远端站)组网方式,基站直接连入广域网,实现宽带接入。LMDS系统最大的优点是频谱利用率高,典型的系统可支持高达45 Mbit/s下行和10 Mbit/s上行的传输速率,可获得较高的带宽和类似光纤的QoS(服务质量);缺点是无线链路之间的距离有限,需要建立足够的小区覆盖来抗“雨衰”影响。
  
  LMDS组网极为灵活方便,而且使用成本低,能以点对多点的广播信号传输方式提供高速率、大容量、点对多点的高可靠性、全双工的宽带接入手段。它一般可作为新的电信运营商构筑接入网的技术和手段,也可用作小区、企业等内联网建设。
  
  各种宽带接入技术方式均有其优势和劣势,下表所列为各种宽带接入技术方式的比较。
  
  宽带无线接入的许多技术,如无线ATM、无线以太网、无线IP、LMDS系统等技术正从概念迅速发展成具体的研究和应用目标。BWAN(宽带无线接入网络)作为提供灵活性、机动性和综合业务的重要手段,被人们广泛予以关注,并已展现了其美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第一课、城域网用户需求分析
  • 第二课、城域网所需要的网管功能
  • 第三课、成熟技术成为城域网构建主流
  • 第五课、宽带IP城域网建设与业务开拓
  • 第六课、城域网致胜之道:万兆位以太网及其QoS
  • 相关软件


    下载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方式常见问题隐私声明法律条款本站声明下载帮助发布软件站点地图谷歌卫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