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B 源码 | VC 源码 | ASP源码 | JSP源码 | PHP源码 | CGI源码 | FLASH源码 | 素材模板 | C 源程序 | 站长工具 | 站长教程 |

业界评论

业界资讯
业界评论

本类阅读TOP10

·手把手教你做传奇私服
·一个号码可以让你取消手机的任何服务项目
·破解MD5和SHA-1不意味密码破解
·中国版Tumblr:点点网
·探明Outlook无法发邮件的问题
·山东大学王小云教授成功破解MD5
·十大免费网盘推荐
·开启雅虎替身邮 免受垃圾邮件骚扰
·为什么要担心无线安全性
·中国互联网十五年的22个创新模式

站内搜索

悲情的动网论坛

  腾讯以60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了Discuz,阿以巴巴以5000万人民币的代价收购了PHPWind,盛大从酷6网中得到了PHPCMS,因为早在2008年的时候,酷6就收购了PHPCMS,价格据说为200万元。各大巨头最近对社区论坛型建站系统都非常感兴趣,流行的建站系统基本上都被收购了。

  其实Discuz、PHPCMS、PHPWind应该都算得上是后起之秀,在它们之前统治中国论坛的是动网论坛与雷傲论坛,最初占大片江山的是雷傲认坛,之后由于国内ASP的流行,动网论坛开始流行起来,据官方声称,动网曾经一度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而雷傲则开始转行卖虚拟主机,做起了IDC。

  Discuz与动网上本质上是同一种类型的系统,最初的动网只是提供论坛服务,后来又增加了插件,打通了支付宝,增加了博客、相册、圈子等功能。我以前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曾经天天泡动网,动网的人气非常足,在动网尝试商业化的时候,遇到了一批老用户的抵制。当时一批人不满动网创建54nb,但后来 54nb也不知所踪了。

  我特别去动网上截了几图,当天的贴子仅57条,而最高记录是57415条,相差1万倍。当前会员在线是652人,而最高在线是63316人,相差差不多100倍。

  我认为动网论坛由一代王者论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主要是ASP的没落与动网先锋的放弃造成的。

  只支持ASP

  动网论坛是由ASP开发,但这个事情算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动网打败雷傲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采用了ASP.曾几何时,中国的虚拟主机几乎都都是ASP的天下,但是由于微软的退出等原因导致了ASP的没落。虽然微软希望推出ASP.Net来替代ASP,但是由于。Net的非开源性、服务器部署虚拟主机转困难、开发较ASP难等原因,导致国内ASP开源项目的急剧萎缩。

  另一方面,PHP在IIS上的流畅运行也使国内支持PHP虚拟主机越来越多,一些优秀开源的程序如Wordpress等也促进了PHP虚拟主机的发展。

  还有一个原因是政策的原因,因为备案制度等原因导致一大批的站长出国,而国外鲜有Windows的主机,或者有Windows的主机价格也很贵,这也就间接地助长了PHP程序的发展。虽然后来动网也推出了PHP和。Net的版本,但动网论坛主要还是ASP的版本,毕竟同时维护三种语言的版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功能的缺失及更新太慢

  其实动网很复杂,后台的设置不经过学习,一般人还真搞不定。但动网一直只是一个论坛,虽然后来加了博客的功能,但与用户的需求差得还是很远。最初的时候,用户只是需要一个论坛,但后来用户开始需要一个完整的建站系统,包括统一的用户系统、CMS、论坛等功能。用户希望可以使用一个建站系统就能搞定所有事情,而不是去找一个CMS一个博客和一个论坛。

  动网论坛自动商业化变成动网先锋之后,主要的精力就没有再放在动网的开发上面了,最初动网先锋是做虚拟主机。说来比较有意思,他们的虚拟主机是代理以前的老对手雷傲论坛的公司安徽信维,之后又开始做网页游戏,动网论坛就更加荒废了。

  结语

  动网论坛这个产品已经是一个落泊的产品,因为目前动网先锋主要精力已经不是在动网论坛上了,上一个版本的发布是在2010-4-21,而8.2.0版本的发布日期是在2008-3-14,一个小版本的更新居然花了两年的时间。

  在动网论坛也会发现有老用户在上面感慨唏嘘不已,我查了查我最后一个贴子的发表日期是在2007-2-17,已经有超过3年没有发过贴了,感谢动网论坛,曾经带给我们美好的回忆,它见证我这样一个菜鸟的成长历程。或者它未来会像大富翁论坛一下因为Delphi的没落而走向衰败,互联网就是这样,就算你今天占有率是100%,明天也可能会被人取代。就算今天的市场完全被人占领,但创业者还是有机会的,动网取代雷傲,Discuz们取代动网就是最好的例子。

  来源:涂雅投稿,原文链接。,网站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涂雅并保留原文链接,否则视为侵权。




相关文章
  • 破解腾讯须有“降龙十八掌”
  • 疯癫中的娱乐
  • 将腾讯“一分为二”
  • 腾讯与360纷争之我见
  • 互联网中世纪
  • 360和QQ之战的战地分析
  • 马化腾应该感谢周鸿祎
  • 360与QQ大战暴露潜规则:体制积弊亟须改进
  • QQ阅读空间恢复访问
  • 腾讯的抄袭无处不在——细数腾讯抄袭的产品
  • QQ阅读:看杂志一样看订阅信息
  • 360和QQ之间的核战争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WebQQ 2.0试用报告
  • 康盛创想终于被腾讯收购了
  • 腾讯当道,如何幸免于难
  • 网络传媒转型商业娱乐媒体
  • 腾讯拿来主义应免责
  • 腾讯QQ签名,还能叫做个性吗?
  • 腾讯﹑搜狐输入法之争折射出的互联网发展困局
  • 腾讯借开心农场发力SNS平台
  • 相关软件


    下载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方式常见问题隐私声明法律条款本站声明下载帮助发布软件站点地图谷歌卫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