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QQ连连看【思路、源码】        目  录   一    连连看的要求   二    任意两点能否连通   三    地图无解提示   四    连接提示功能          五    道具问题   六    地图问题 一、连连看的要求     1:要连接的两点上的图形是相同的。     2:两点间存在一条没有“障碍”的并且折点不超过两个的路线。        那么分析一下可以看到,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图例说明】                    假设以一个2维数组来表示一张连连看的地图,数组中        元素值为0的代表游戏界面中的空格子,值大于0的代表游戏        中的各种连接对象(1代表星星、2代表企鹅之类)             情况一:要连接的两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0 0 0 0 0 0                 0 2 0 0 0 2        * ------ *                 0 0 0 0 0 0          情况二:经过一个折点相连(+号代表折点)                 0 0 0 0 0 0                         0 2 0 0 0 +        * ------ +                         0 + 0 0 0 2        + ------ *               (两条路都可连通)        情况三:经过两个折点相连(针对企鹅来说,即数字2)                              0 + 0 0 0 +          0 0 0 0 0 0                 0 2 0 1 0 2          0 2 0 1 0 2                 0 0 0 0 0 0  或者    0 + 0 0 0 +                 由于有1这个障碍,所以需要两个折点才能连通 二、任意两点能否连通     寻路算法是整个游戏的核心算法。网上实现的版本也很多,这里     的方法是我比较容易理解的一个方法^o^ ,还希望大家能提出宝     贵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谢谢了。     思路如下:     1 一条直线上两点能否相连是好判断的(一个简单的循环判断即可)     2 对于上面图例的情况二,折点的坐标是固定的,即折点要么是       [连点1的坐标x,连点2的坐标y]要么是[连点1的坐标y,连点2的坐标x]                             y               |               |                |   * ------ +                       |   + ------ *               ---------------- x       所以,我们只需判断连点1到折点能否连通,连点2到折点能否连通即可       得知连点1和连点2能否连通。并且由于折点与两个连点分别是在同一条       直线上,所以可以由第一步轻松判断得出结论。     3 将情况三转化为情况二,(这一步是该算法中最影响性能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怎么转化?                 0 + 0 0 0 +                           0 2 0 1 0 2                          0 0 0 0 0 0     (情况三)        将和其中一个连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折点当作该连点,那么情况三就转化为        了情况二                                  0 2 0 0 0 +                           0 * 0 1 0 2     (星号为原先的连点)                      0 0 0 0 0 0     (转化后的情况三,最左上的折点已经被替换)                                      现在两个连接对象2之间的情形,已经变为情况二了。     4 由上可知,寻找这个被替换的折点就成了关键。因为其坐标不固定,所以只       好递归一个一个寻找了。寻找这个点需要做很多的优化(偶也没想到多少)                2 0 0 0 0 +           0 * 0 +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2 0 0           0 * 0 + 0 0          0 0 0 1 2 *           0 2 1 0 0 0           0 2 1 2 0 0        上面三个图,+号是折点,*号就是需要被替换的折点       假设A、B两点是同一个图形,来思考一下下面的路线         0 0 0  0 0 0         0 0 1  0 B 0         0 0 0  0 0 0         0 A AA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如果我们的算法从向右开始寻找,顺时针方向旋转,那么A点先向右移动1格         到达AA的位置,这时测试AA与B是否能连通(按情况二处理),结果不能,因         为折点出都有“障碍”(两个1),然后A点在移动,到达AAA处         0  0  0    0   0   0         0  0  1    0   B   0         0  0  0    0   0   0         0  A  AA  AAA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在AAA处,再次与B点测试连通的时候(按情况二处理),结果是可以,所以         A点可以与B点连通,路线为                    + *                    |            * ---+         在增加一个障碍         0   0   0    0   0   0         0   0   1    1   B   0         0   0   0    0   0   0         0   A   AA  AAA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这次,当寻找到AAA位置时,结果为不能连通。在向右,由于有障碍,所以向         右这条路,宣告失败,递归返回到原点,换一个方向从A点向下在开始判断         0   0     0    0   0   0         0   0     1    1   B   0         0   0     0    0   0   0         0   A     0    0   1   0         0   AA    0    0   0   0         0   AAA   0    0   0   0        (向下仍不能连通)         向左,一样。最后向上         0   0    0    0   0   0         0   0    1    1   B   0         0   AA   0    0   0   0         0   A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AA点与B点符合情况二,可以连通)         路线为                                 *                         |              -----------              |               *         最坏的情况,以QQ   11*19 的大小来计算, 共需移动28次,情况2共         循环不超过500次         0   0   0   0   0   0         0   0   1   1   B   0         0   0   0   1   1   1         0   A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三、地图无解提示         因为连接对象的位置是固定的(用重列道具后位置也是固定的),我     们以n个字符串(字符串1维数组) 来记录这些位置信息(n==游戏中出现     的物体种类数),一个字符串记录一种,格式型如:               10208110507151218               第一位1,表示物体的类别(是企鹅?是星星?)               后面16位每4位一组,表示属于这个类别的一个对象的位置               信息,0208 表示 数组中的坐标 Array[2][8],即星星这个               类别中,有一个星星在游戏中的坐标是[2][8]。         这样,我们就在同一类别中,寻找该类别中现存的任意组合能否连通。     即该类中的一个对象能否和该类别中其它对象连通。         只要找到一个,即有解。如果查找完所有的,那么就提示无解。         当我们消去一对连接对象时,在相应的字符串中删除掉这两个连接对     象的位置信息(对应位置字符串变为-1),比如0208变为-1-1。           四、连接提示功能                   根据上面的位置信息数组,按类别依次即时计算该连接对象能否和该     类中其它连接对象相连。比如读取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在提取这个字符串     中第一个连接对象的信息,比如1-1-11105-1-11218这个字符串, 提取出     11,5这个位置信息,用它来连接12,18看能否连通。
  五、道具问题
         1,镜子            依然根据位置信息字符串数组,提取每个对象的位置,然后用该连            接对象的坐标x-(游戏宽度-1)取绝对值。                  0 0 0 0      0 0 0 0                  * 0 0 0      0 0 0 *     0 - 3 = -3                    0 * 0 0      0 0 * 0     1 - 3 = -2                  0 0 0 0      0 0 0 0                 -----   -----                  0 1 2 3      0 1 2 3         2,重列            假设我们在某局游戏中共出现了15种连接对象,每种4个,用1代表星星            2代表企鹅...... ,那么我们仍定义一个字符串444444444444444 一共            15个4,该字符串的每一位对应一个连接对象,比如第一位对应星星在            游戏中还有多少个(4个),第二位代表企鹅在游戏中还有多少个......            当我们销掉某个图片的时候,也对这个字符串对应的位置-2,而将这个            字符串的每一位的数字相加,就是目前游戏剩下的图片数(QQ提示)。            当其他游戏者对自己使用增加障碍道具时,相应位置+2即可。            现在游戏中连接对象的位置知道(位置信息数组),数量知道(定义的            字符串),根据位置随机出现一个连接对象,如果该连接对象在前面定            义的字符串中仍有数值(不为0),我们在以另一个字符串来记录这个变            化(与前面功能结构完全相同),如果新字符串上的相应数值与原字符串            上的相应数值相等了,则不在出现这种类型了(重列的类型数量和以前一            样),扫描完所有的位置,从而实现了重列。(新旧字符串应相等,因为            只是改变某个连接对象的位置,而数量没有改变)         3,什么时候出现道具?            我感觉好像QQ的道具出现的比较公平(你出现,别人也有),这里就干脆            这么定义吧:在某个时机(销了某个数量后,或者接连快速的销了多少对)            那么就随机出现某种道具。   六、地图问题     用这样一个数组代表我们想定制的排列形状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数组中为0的就是游戏中的空格,为1的代表某种连接对象,这样我们就可以订制任意的形状了。    根据这个数组,如果某个点的值不为0,则随机生成一个连接对象,并在前面的种类详细数量    字符串中的对应位置+1(QQ是每种4个),当这个位置(种类)的值为4时,就不再增加了。  喜欢玩QQ的连连看,很想自己也写一个,故有此文。
                                                     2005年4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