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本类阅读TOP10

·SQL语句导入导出大全
·SQL Server日期计算
·SQL语句导入导出大全
·SQL to Excel 的应用
·Oracle中password file的作用及说明
·MS SQLServer OLEDB分布式事务无法启动的一般解决方案
·sqlserver2000数据库置疑的解决方法
·一个比较实用的大数据量分页存储过程
·如何在正运行 SQL Server 7.0 的服务器之间传输登录和密码
·SQL中两台服务器间使用连接服务器

分类导航
VC语言Delphi
VB语言ASP
PerlJava
Script数据库
其他语言游戏开发
文件格式网站制作
软件工程.NET开发
标准未定厂商守望第二代10亿智能身份证

作者:未知 来源:月光软件站 加入时间:2005-5-13 月光软件站

                                 标准未定厂商守望第二代10亿智能身份证

       在未来,各种数据将用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统一,欲在智能身份证市场分一杯羹的厂商不得不思考,但遗憾的是,现在并无标准供他们选择。

记者日前通过公安部新闻中心了解到,第二代身份证(即智能身份证)在第一批试点完成之后,将在2004年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期望到2008年底,即历时五年实现超过10亿张第二代身份证的发放量。

中国智能身份证的发放被称为全球最大的电子身份证项目。上海华虹、大唐微电子、清华同方和中电华大作为拥有IC卡芯片电路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的厂商,获准生产身份证智能IC卡。

但厂商仍然在保持观望,因为相关的标准并没有出台,而这些标准最终需要由公安部的相关职能部门来确定。

标准悬念

厂商守候的标准包括卡技术标准,机具(电子身份证用于公共场所的读写设备)标准、数据库(电子身份证所承载内容)标准。

厂商目前最为关注的是机具市场的标准,这也是包括华虹、清华同方在内的厂商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最重要的原因:在机具标准未出台以前,贸然切入是一种冒险;但切入太迟会成为市场的迟到者。两难的处境让这些厂商犹豫。

即使是采用什么样的卡技术,尽管现在局势明朗,国家已经明文规定将使用智能IC卡,但在未来却充满变数———随着身份证应用的增加,卡技术也会升级。

卡技术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最初是光电卡、条码卡、磁卡;其次是逻辑加密卡,即M1为代表的智能IC卡;再次是CPU卡;而现在的科研人员正在追求将JAVA卡普及。

最先进的是JAVA卡,但JAVA卡成本很高,现在仅每张卡的成本就达20美元,而智能IC卡的成本不到10元。根据中国现在实际的消费水平,新的身份证卡选择了智能IC卡,这适合当前的需求。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发展导致JAVA卡成本降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JAVA卡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而且未来的驾驶执照、学生卡、医疗卡、社保卡等都将集成到身份证上,这样的身份证需要JAVA这样的随意的多应用平台。

随着需求的变化,政府可能改变卡技术标准。厂商们在思考,投入什么样的技术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因为目前身份证承载的内容仅为姓名、性别、籍贯等比较简单的内容,但当卡内承载着银行信用、医疗、社保等跨行业的信息时,(属于不同逻辑体的数据库)数据库的标准将显得更加重要。

在未来,各种数据将用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统一,欲在此领域内分一杯羹的厂商也不得不思考,但遗憾的是,现在并无标准供他们选择。

厂商守望

电子身份证(卡技术)及其读写设备(机具)与其包含的内容(数据库)将形成一个身份证产业链。由于涉及个人隐私以及国家安全,各厂商只能在政府制定的标准平台上进行投入。

早在1999年,方正科技就曾经竞标过泰国的智能身份证背后的项目。几乎与此同时,清华同方、握奇等公司也开始契入智能卡公司领域。当时这些公司也并没有涉及芯片设计与生产,主要是基于软件的应用开发。

2000年底,公安部和信息产业部联合招标,确定了四家企业作为智能身份证的定点芯片设计企业。这些企业都期盼着智能身份证的出台给他们带来巨大的采购订单。

等待的过程并不如期望的那般快。以清华同方智能卡公司为例,员工曾由成立时的80余人降至10余人。2001年,大连市公交一卡通全部使用智能卡,缓解了国内厂商守候的压力。

9·11事件以后,全球各国政府加大了对安全技术和产品的投资,并开始大力推广发行新一代智能IC卡身份证和各种安全身份证件。

2001年,天津环球磁卡、上海华宏、珠海益达、清华同方等都开始加大对智能IC卡方面的研发投入。同年,清华同方分设同方智能卡公司和同方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前者担负COS(芯片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后者主攻芯片的设计与生产。

据清华同方智能卡销售公司销售一部左德榕介绍,第二身份证(即智能身份证)原计划于2003年开始试点发放,但去年由于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厂商韩国三星将大量的芯片用于闪存的生产,智能卡身份证采购价格升高,相关负责部门决定推迟身份证试点发放。

2003年《居民身份证法》的颁布让列队等候的国内厂商们松了一口气,而2004年3月份开始第二代身份证试点推行的决定更让他们欢欣。

来自业内的消息,清华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的智能身份证大规模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就等着国家的生产命令了。

而华虹集成电路公司早在2002年就曾对外透露,该公司设计的第二代身份证芯片已送交公安部,“正在系统性检验过程中”。

而大唐微电子三年前启动该项目,目前已完成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工作,并已通过技术标准符合性测试验证,正在进行大批量生产准备工作。

但3月份是否将开始试行身份证换装现在还在未知之中,因为相关部门并没有得到明确的批文。

5年超过10亿张

在智能身份证的产业链里,包括芯片设计厂商清化同方、上海华虹等四家厂商以及COS系统及其应用的研发、卡片封装厂商(天津环球、山东华冠、太平洋等六家厂商)———但其主要封装由公安部一所和车检所封装。

根据信产部发展研究院日前公布的智能卡市场发展报告预测,中国2004年智能卡市场的规模将突破5亿张,而按照公安部日前的计划,在未来5年内,中国将实现超过10亿张的身份证发放,即平均每年达2亿张的生产量。

相关分析预测,一旦IC卡身份证推行开来,2004年将更换5000万张第二代身份证,随后数年,此数字会超过100%的速度增加,“全球最大的电子身份证项目”正在成为现实。

更大的市场来自智能身份证带动的机具市场。不仅上海华虹、大唐微电子、清华同方、中电华大四家厂商蓄势待发,就是一些不到100人的小公司也跃跃欲试,准备契入这个市场。

左德榕认为,机具最核心的是磁头,大家都是采购,其他部件基本没有技术含量,不在乎公司大小,能拿到订单的就是赢家。

清华同方的“第二代身份证概念”甚至左右了股价。自去年10月份,清华同方获准生产智能卡身份证IC卡之后,清华同方在PC竞争激烈、笔记本利润微薄、数字电视投资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一路逆市上扬,成为高新技术股里的另类和奇迹。

信息来源:中国信息化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