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

本类阅读TOP10

·PHP4 + MYSQL + APACHE 在 WIN 系统下的安装、配置
·Linux 入门常用命令(1)
·Linux 入门常用命令(2)
·使用 DCPROMO/FORCEREMOVAL 命令强制将 Active Directory 域控制器降级
·DirectShow学习(八): CBaseRender类及相应Pin类的源代码分析
·基于ICE方式SIP信令穿透Symmetric NAT技术研究
·Windows 2003网络负载均衡的实现
·一网打尽Win十四种系统故障解决方法
·数百种 Windows 软件的免费替代品列表
·收藏---行百里半九十

分类导航
VC语言Delphi
VB语言ASP
PerlJava
Script数据库
其他语言游戏开发
文件格式网站制作
软件工程.NET开发
【编程】对等网络(P2P) - P2P 发展历史

作者:未知 来源:月光软件站 加入时间:2005-2-28 月光软件站

1.                 技术

1.1              P2P

1.1.1        P2P发展历史

1.1.1.1     第一代(集中服务器式)

第一代P2P网络是集中服务器模式的,客户端(对等点)必须连接到指定的运行在该网络中的个人或商业服务器(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依赖于服务器。

典型的第一代网络模型见下表。

名称

说明

Soulseek

 

OpenNap

 

1.1.1.2     第二代(客户服务器式)

第二代P2P网络是目前最常用的类型,仍旧是基于服务器,只不过废除了集中的服务器,取而代之的是客户端软件既有服务器的功能也有客户端的功能,或者专门的服务器软件可以和客户端软件一起运行,即将服务器分布化。

典型的第二代网络模型见下表。

名称

说明

FastTrack

 

eDonkey

 

G2/Shareaza

 

Gnutella

 

1.1.1.3     第三代(散列服务器式)

第三代网络现在处于实验和研究阶段,第三代网络把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概念变的模糊,不需要专门的服务器,网络中所有的对等点都是服务器,并且承担很小的服务器的功能(例如维护和分发可用文件列表),通过计算快速获得资源所在位置,即,将任务分布化。

典型的第三代网络模型见下表。

名称

说明

Kademlia

 

Overnet

 

WinMX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