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本类阅读TOP10

·SQL语句导入导出大全
·SQL Server日期计算
·SQL语句导入导出大全
·SQL to Excel 的应用
·Oracle中password file的作用及说明
·MS SQLServer OLEDB分布式事务无法启动的一般解决方案
·sqlserver2000数据库置疑的解决方法
·一个比较实用的大数据量分页存储过程
·如何在正运行 SQL Server 7.0 的服务器之间传输登录和密码
·SQL中两台服务器间使用连接服务器

分类导航
VC语言Delphi
VB语言ASP
PerlJava
Script数据库
其他语言游戏开发
文件格式网站制作
软件工程.NET开发
来自巴黎的华人软件架构师

作者:未知 来源:月光软件站 加入时间:2005-2-28 月光软件站

来自巴黎的华人软件架构师

缔造了著名的设计软件PowerDesigner,并在全球拥有5万多的正版用户,被称为“Power- Designer创始教父”;他还在著名国际软件企业Sybase中担任此产品的首席软件架构师。王晓昀所书写的这一段软件传奇,也成为了中国所有程序员的骄傲。

自从王晓昀在1988年研发出第一套Windows版本的PowerDesigner 1.0,经过不断修正与改良,2004年正式推出PowerDesigner最新版本10.0,功能强大而完整,涵盖Business ProcessUMLE-R ModelEnterprise Repository 等必要模组功能,是目前市面上著名的软件工程建模工具。

为协助中国广大的软件用户,将软件工程技术应用到实际开发工作上,王晓昀应邀到中国巡回演说。从上海讲座返回北京后,在中国大饭店的一间会议室中,刚刚下飞机的王晓昀接受了采访。

 

记者:请您谈谈此次来中国,做技术讲座之后的感受?

王晓昀:应该说,对模型设计关注的人要比我想象的多,上海的听众就超过了一百多人,有开发人员,也有很多老师,大家都对软件工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PowerDesigner在中国也有很多人使用,但一般只用在数据库设计,而对UML设计和模型设计这些功能还不知道如何运用,他们也对如何把商业流程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数据模型联系,如何应用在软件工程中非常感兴趣。不过,这也同此方面的资料和书籍比较缺乏有关。

软件企业需要在提高开发速度和质量上做很多工作,而国内这方面的教育可能还刚开始,学生学习软件工程还只是着重理论,在工具的使用和教材方面都有待提高。当然,现在已经比去年我来的时候要好多了。

 

记者:最近PowerDesigner已经推出10.0版本,都有哪些新特性呢?

王晓昀:Gartner的报告中,认为PowerDesignerUML支持比Rational Rose要好,数据库模型比ERwin的要好,同时我们在MDA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所有的特性我们都支持。可以把一种模型任意转变为另外的模型,比如将UML模型分析模型转变为Java模型,还可以把Java模型转变为EJB模型。客户做一个新的模板,就可以生成适合自己的编码,做的模板越多,写的代码越少。而且数据模型和商业流程模型也可以互相转换。自动生成BPEL4WSWeb服务的业务流程执行语言),这主要是因为软件内部有一个类似Biztalk的引擎。

现在的PowerDesigner只支持分析设计,此后会支持需求分析扩展,因为这部分也属于分析设计。下一代产品中还将支持代码修改前,就能够显示出来一处设计的修改会影响到其他哪些设计。此外,PowerDesigner也会和开发工具更加紧密的联系,比如支持Eclipse和微软的Visual Studio .NET的版本。今年四月份就会推出Eclipse的版本,所有的产品功能都可以在这个开发环境中使用,对.NET开发工具的支持也很快会推出,今年要做一个嵌入Visual Studio .NET的版本。

 

记者:最近,MDA也很受关注,您如何看待?

王晓昀:MDA和我们做的一些功能是很相似的,MDA主要是把模型的分析和软件开发分开,而且是与平台无关的。无论是Java平台还是.NET平台,首先用模型把所有的功能都显示出来,并根据不同的平台生成代码。PowerDesigner也采用了类似的思想,对市场上的很多技术都支持,比如支持所有的数据库。

 

记者:您设计的PowerDesignerIBM收购的Rational以及Borland公司的Together产品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王晓昀:相同点就是这些产品都是基于面向对象的设计,都支持UML。不同的是,PowerDesigner有三种不同的模型。我们认为,因为客户水平不同,不能只用一种模型,比如业务人员对业务很了解,但UML只有学会了九种图才能做商业流程设计,因此我们不能强求其都懂UML模型,不同的人员应该用专门的模型。此外,数据库设计具有特殊性,这三个方向要能够互通,比如做UML模型应该可以和数据模型有关,因为设计需要存储在数据库中。在Gartner的报告中,也提到这三种模型在两三年内联系在一起的可能性有90%以上。

 

记者:当初您是如何开发Power-Designer软件并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具的呢?

王晓昀:我是从北京大学去法国的第一批留学生。到巴黎之后学的是自动化专业,从那时起,我开始接触计算机并对软件产生了兴趣。

毕业后我在一家法国软件公司SDP Technologies工作,这家公司主要给其他企业开发数据库方面的软件。因此经常需要做数据库的分析设计,虽然有些客户自己开发了一些工具,但很难用。于是,我们觉得不如花时间做一个数据库设计的产品,磨刀不误砍柴工,反而可以为以后的项目开发缩短时间。

最早这个产品称为S-Designor,因为也没有可参考的产品,只能自己琢磨。最初的版本只是供公司内部使用。第二个版本开发完成后,感觉很好用,公司老板考虑到否卖给其他的公司,于是开始在法国销售这个产品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来,我们考虑到法国市场很小,于是在美国开了分公司销售,情况也不错。在1995年,Powersoft公司收购了我们,因为他们的客户在使用PowerBuilder做开发的时候,也经常需要首先设计数据库。又过了几个月,Sybase又收购了Powersoft公司。

 

记者:PowerDesigner是一个很优秀的产品,你认为一个优秀的软件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王晓昀:首先要对技术特别了解,设计一个新产品,需要了解可以采用哪些新技术,如果产品的技术不好,与其他的产品比较时就容易被轻视;第二是要对客户的需求比较了解,如果做出的产品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那就很难获得认可;第三就是要创新,开发软件和做其他产品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不能做出真正与其他产品相区别的吸引客户的关键点,即便技术再好,客户也不一定会购买你的产品。

我现在每天都花很多时间了解新技术,对其他的新产品做一些测试,看看有哪些好的想法。此外还做项目的设计,并对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有时我也写一些代码,因为总不写就会对编程失去感觉。我现在每天的工作都要在十个小时以上。

 

记者:PowerDesigner的开发团队有多大?在整个PowerDesigner的开发中,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或者转折点?

王晓昀:最初只有我一个人在做开发,大概四年中做了四个版本。后来为了加速开发进度,又招了一些人。我们被收购时,公司有20多人,有一半是做PowerDesigner产品。

我认为第一个版本最重要,因为当时没有软件是将数据库分成两种,也就是将CDM(概念数据模型)和PDM(物理数据模型)分开。这是一种思想,虽然当时还不知道用户能否接受,现在看来,当初的决定还是正确的。

此外,就是PowerDesigner7.0版本,这个版本是用C++重新写的,之前的版本都是用C开发。C++刚出现时,因为找不到一个很好的C++编译器没有敢采用。后来感觉还是用C++开发要快一些,而且当时准备把商业模型和数据模型连接到一起,系统架构也需要重写。不过,7.0版本刚出的时候还不是很完整,并没有把所有的功能都加进去,直到7.5才把功能做全,现在的功能就更加完整了。

 

记者:你们在软件开发中采用哪些软件工程方法,经常使用哪些工具软件?

王晓昀:我们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我们的软件工程方法。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软件工程,比如用PowerDesigner做设计,用Word写设计文档, Project做项目计划。测试方面除了人工测试外,还引入了自动测试,我们用的是WinRunner,每天晚上进行自动测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自动测试做的越多,质量就越高。

 

记者:您是华人,但PowerDesigner这款有国际影响力的开发工具却诞生在法国,为什么国内诞生不了这样的工具软件和厂商呢?

王晓昀:这一点我也同其他朋友谈论过。其实国内有很多人理论水平很高,不过研究和产品开发还是有相当一段距离,而且国内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不够,开发的产品不一定适合国际市场的需求。

要改变这种状况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我觉得应该首先把软件工程的思想更好的传递给学生,他们一出学校,就知道如何用软件工程来开发和设计软件。其实这对开发人员也有好处,因为掌握了分析设计,自己的价值也就提高了。

 

记者:法国的软件发展状况如何?软件开发氛围怎样?

王晓昀:应该说,法国与国际接轨还是比较紧密的,法国在软件教育方面做的也不错,和美国交流也很多。法国也有一些出名的软件公司,比如我们公司,还有BusinessObject公司和Ilog公司。很多大公司都在开发自己用的软件,他们也都知道如何用建模工具。而且,法国软件公司中,只要达到几十人的规模,一般都有专门负责跟踪软件技术发展的人员,他们会了解如何使用这些工具,研究软件工程中哪些部分适应本公司的需要。

我们跟踪技术一般也通过网上、杂志等来学习,法国也有类似《程序员》这样的杂志,叫《Programmez》,还有诸如“01 Informatique”这样的技术网站,公司每个星期都会组织新技术的讲座。在法国,有很多专门做培训新技术的公司。国家法律也规定,公司做技术培训还可以抵税,可以占到营业额的1%,因此这也极大的促进了公司对技术人员培训的投入。

我觉得法国的氛围还是比较适合做软件的,尤其是给公司开发内部用的软件很适合,但要做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和美国相比还差一些,因为法国敢冒险的人不多,真正敢投资的人也不多。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