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内容 分为三部分: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综合知识、系统分析设计、系统分析设计论文。 第一部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内容以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中的基础知识以及最新技术的相关知识为主。 第二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内容以具体实践中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为主。 第三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内容以一篇叙述实践中的系统分析过程的论文为主。
二、能力要求 系统分析员考试想要通过,原则上应该要具备至少三方面的素质: 第一,有很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功底和软件工程知识水平; 第二,有过多年的正规软件开发经验并参与过其中主要部分的分析、设计和实施; 第三,有很强的跟踪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的能力以及有很好的交流、管理、表达等能力。 第一位的是经验,第二位的是水平,第三位的是运气。大家一定要注重经验的积累,这点对于系统分析员的要求更为突出。
三、学习内容 (一)第一部分考试 1、基础知识主要以高级程序员考试的教程为主,同时要看软件工程方面的书。 如:郑人杰教授的《软件工程(高级)》、《实用软件工程》等。 同时要参看一些项目案例,分析其中软件工程实施方面好的经验。 2、注意收集和整理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理论成果。 比如:CMM、CRM、XML、JAVA 等。 3、做最近4-5年的试题,归纳出重点内容,及自已的知识与能力的空白区。
(二)第二部分考试 第二部分系统分析设计的题目要经过特别练习才能掌握其解答方法和解答技巧的,所以要着重练习。 这部分题目原则上只要有时间就要多做,可以说做的数量应该在20道以上(即训练前3年至4年的考试原题)。 为什么要进行这么大量的训练呢?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内容不是只靠平时的积累实践就能答的很好的,而且答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明明知道些内容,却总是说不到位、说不准、说不到点子上。这很正常,解决的办法就是多练。
(三)第三部分考试 1、论文在练习时一定要计时,最好能将时间压缩到110分钟之内。这样要求主要是考虑到考场上还要有查错字等回过头检查的时间,所以提前点儿没有坏处。 2、写的时候不要用电脑打,就用作文纸,这点十分重要!要知道考场上会写得自己的手都没有感觉了,所以这样的锻炼平时要进行的。 3、题目就以近2年的考试论文部分的题目为主就行了,不用都写,写其中自己熟悉而且有许多话要说的,最重要的是要曾经经历过或者至少要看到和了解过,要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绝不能成为一篇科普文,那样你就等于已经不及格了!写完后反复读相应的范文,对比来找出不足。
(四)最后十天复习 这十天一定要将以前做过的考题再拿出来看一遍,遮住答案再做一遍,看看是不是真的明白了。而这十天我觉得用来练习写论文是最合适的。
四、各部分试题攻略 (一)、上午 试题分布分析 ----------------------------------- 科目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软件语言 5 5 5 组成结构 1 5 存储器及外设 5 网络数据通信 15 16 5 10 10 多媒体 10 1 5 5 安全 1 5 5 可靠性分析 6 5 5 操作系统 5 5 5 5 数据库 5 5 10 5 5 知识产权 5 软件工程 10 20 20 15 15 微积分 3 3 线性代数 5 5 5 2 2 概率统计 3 2 离散数学 5 5 15 5 10 计算方法 5 5 5 1 1 算法设计 1 2 其它 5 综合 5 5 编译(不考了) 5 ---------------------------------- 软件工程及网络所占比例较大而且稳定; 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各5分左右,比较稳定; 多媒体近两年占5分,比较稳定; 可靠性分析及计算机安全相对稳定,5分左右; 软件语言有卷土重来之势,近两年占5分之多; 组成结构及存储器交替出现,飘忽,5分; 知识产权今年应该考了,5分; 数学方面:增加了概率统计,2-3分;微积分2-3分;线性代数由5分下降为2-3分; 计算方法由5分下降为1-2分; 离散数学分数一直稳定在5分以上,乃数学中之重点也。 另外,近两年出现了算法设计,虽只1-2分,却不可小视。 英语题也归并到相应类中,只是综合题不太好分类,只能将就了。
(二)、下午分析
1、系统分析员级下午试题1的内容对应于大纲中的第一部分"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以及第四部分"计算机应用综合知识"的部分内容中的要求。 2、试题分成为两组,第一组从四题中选择做两题,第二组从两题中选择做一题。一般来说,第二组的题目要求可能稍高于第一组题目。选择题目主要依靠应试者的经验、知识和能力。 从两屇试题来看,下午试题1对于应试者的基本要求反映在: (1)、需要具有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定的实践经验,有较好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2)、对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于主要方面有广 博而坚实的知识或见解。 (3)、对应用的背景、事实和因果关系等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4)、对于一些可以简单定量分析的问题已有类似经验并能进行估算,对于只能定性分析的问题能用简练的语言抓住要点加以表达。 (5)、善于从一段书面叙述中提取出最必要的信息,有时还需舍弃一些无用的叙述或似是而非的内容。 3、应试者应当加强上述要求的训练。 在一个半小时中要选择并解答好三道题目,有相当的难度,时间分配是很重要的。较稳妥的一种建议是前四题花10分钟以内选题(排出优先解答顺序),对拟优先解答的两题,平均每道题花10分钟至15分钟左右作出思考分析,花8分钟至15分钟构思并写出答案,即解答完前两题掌握在50-55分钟时间内。后两题用5分钟选题,对选出的那道题用15分钟左右作出思考分析,花10分钟构思并写出答案。 4、因为一般每道题都有一定篇幅的叙述,选择试题建遵循下列步骤: (1)注意试题正文前面所提到的主题。这个标题一般应反映出此题所属的大方面,应试者可立即推断自己是否熟悉此方面的内容。 (2)快速浏览一遍试题内容。目的只是凭直觉进一步估计秘书自己的熟悉程度。 (3)重点是看清试题中要回答的问题。每道题最后一般有二个(三个)问题,由此可立即知道试题的特点和要求。 (4)决定应当优先选答的题目顺序。一般应针对本人的特长,先易后难。 5、解答所选择好的试题的途径可以是: (1)标出试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要点。以此作为主要线索进行分析思考。 (2)对照问题要点仔细阅读正文。阅读时,或者可以列出只有几个字的最简提纲,或者可在正文上作出针对要回答问题的记号(强调这些应与问题直接有联系)。 (3)通过定性分析或者定量估算,构思答案的要点。 (4)以最简练的语言写出答案。注意要控制至指定的字数以下(一般所指定的字数可能会有些余量),千万不要写文章或者使用修饰性的空洞词汇,浪费时间。
(三)、下午论文
(1)平时注意技术总结文档的书写;
(2)学习优秀论文;
(3) 考前操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