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一个类一般都是在头文件中进行类声明,在cpp文件中实现,但使用模板时应将实现代码和声明代码均放在头文件中。如:
test.h template<class T> class CTest { public: T& GetValue(); void SetValue(const T& _Value);
protected: T m_Value; };
test.cpp template<class T> T& CTest<T>::GetValue() { return m_Value; }
template<class T> void CTest<T>::SetValue(const T& _Value) { m_Value = _Value; }
在这儿test.cpp中的内容应放在test.h中,否则在生成最终可执行程序时就会出现错误(在链接时会出错)。因为在编译时模板并不能生成真正的二进制代码,而是在编译调用模板类或函数的CPP文件时才会去找对应的模板声明和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编译器是不知道实现模板类或函数的CPP文件的存在,所以它只能找到模板类或函数的声明而找不到实现,而只好创建一个符号寄希望于链接程序找地址。但模板类或函数的实现并不能被编译成二进制代码,结果链接程序找不到地址只好报错了。
《C++编程思想》第15章(第300页)说明了原因:模板定义很特殊。由t e m p l a t e <…>处理的任何东西都意味着编译器在当时不为它分配存储空间,它一直处于等待状态直到被一个模板实例告知。在编译器和连接器的某一处,有一机制能去掉指定模板的多重定义。所以为了容易使用,几乎总是在头文件中放置全部的模板声明和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