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语言

本类阅读TOP10

·VC++ 学习笔记(二)
·用Visual C++打造IE浏览器(1)
·每个开发人员现在应该下载的十种必备工具
·教你用VC6做QQ对对碰外挂程序
·Netmsg 局域网聊天程序
·Windows消息大全
·VC++下使用ADO编写数据库程序
·VC++学习笔记(四)
·非法探取密码的原理及其防范
·怎样在VC++中访问、修改注册表

分类导航
VC语言Delphi
VB语言ASP
PerlJava
Script数据库
其他语言游戏开发
文件格式网站制作
软件工程.NET开发
深入DCOM之DCOM的发展史

作者:未知 来源:月光软件站 加入时间:2005-2-28 月光软件站

            经过10多年的发展,Windows已经成为包含许多子系统的系统,为了使Windows得到更广泛的接受,Microsoft需要一个计划,使得添加新的子系统不会增加开发人员的学习难度,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主要技术就是分布式对象模型(DCOM)DCOM不是在一夜之间发展起来的,实际上它是两条技术发展线结合的成果。

OLEDCOM

            从多任务的视窗操作系统发布开始,Microsoft就认识到用户可能想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交换数据。剪贴板和DDE是最初的两种用于进程间通信的方式,然而DDE对于开发人员来说过于复杂,很少有程序成功地应用了它,而剪贴板的易实现和易用性使其很快在多数地应用程序中获得成功。

然而在用于创建复合文档地过程中,剪贴板显得过于笨拙,OLE1.0随着Windows3.1一起在1992年发布了,它提供了更强地处理复合文档的机制,引入了对象链接和嵌入地概念,OLE2.01993年发布,引入了本地激活地概念。

OLE2.0是基于以组件为基础的软件设计思想的,在以后的几年OLE逐渐淡出,COM站到了舞台地中心,随着Windows NT4.01996年发布,COM实现了通过网络远程调用地功能,这就是DCOM

 RPCDCOM

            另以方面DCOM的开始可以追溯到8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出现了分布式系统,但是这项技术的发展需要工业团体合作建立各种标准。80年代末经过一些工业团体的努力,许多公司合作订立了一些协议并决定遵守这些协议。

在这些工业团体中,OSF成为为某些领域订立标准的广泛的协会联盟。OSF的成员决定解决分布式计算的问题,经过努力,分布式计算环境(DCE)说明书出版了。DCE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建立分布式系统的环境,它的成果之一是远程过程调用(RPC)的诞生,RPC实现了不同计算机上应用程序的通信,DCOM正是使用RPC来实现跨计算机的通信。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