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下 吟
天 鸟
我试过,在那高秋的晨里,去吟月。头脑是一片空白,心绪纷乱,像浮
燥的囚鸟。被那秋的干渴所局限,哪来那份吟月的心情。
古人发泄心中的郁积,对酒当歌,举杯邀月,我是依稀有了感触。于是
我想再去醉一次,再去作神仙游一回,在那个月的寂夜。
虽然我自律尚可,难得一醉,然终究醉过那几回。十几年前的葫芦岛,
八月的夏,在海边是那么遐意,从遇到她开始,就有了莫名的一种亲切,第
一次见到她就是在海滩。那年我参加部里一个专业学习班,早晨乘车刚到招
待所,就迫不及待奔向久仰的大海,早晨的海边空荡荡的,在那宁静的退去
的潮水里,就见一个黑色套裙的女子在海滩上拾贝,赤着脚,一只手拎着裙
脚,一只手在浅水中寻觅。清素的装束,清瘦的人,低着头很专注的寻觅,
长辫子搭在肩头。同室的人告诉我,她也是来参加学习的人员,来自四川。
我们打了个召呼,她抬头露出坦诚的微笑,清瘦的脸上是一份端庄和淡雅。
一口川调的普通话象江南的哝语,只是我发现她那笑妍后的眉间似积存着一
份忧郁,她像一个世故的大姐,坦然的笑颜里透着成熟的风韵。
她叫月琴,这是一个富于情调的名字,在有心情的暇时,这个名字足以
让人产生几多的美好描绘和绮思。她来自四川一个山城小县的军工厂,小孩
三岁了,丈夫在建筑行业工作,长年在外,可以说是二地分居,一年难得聚
一回,几经折腾也解决不了牛郎织女的现状。那年头办理调动要有对调的对
象,还要有指标,时实造就了几多的悲男怨女,她仅是其中的一个罢了。这
次来学习,小孩是邻居带着,父母和瘫痪的婆婆都不在身边,一个人拖作孩
子过,山里的贫瘠,生活中的累赘,那份艰辛岂是说说而已的。这些是她在
学习隙间透露的,从她郁郁寡欢的脸上我读出了人生的一份憔悴,重负的压
抑,还有一个经历着磨难的人的苍白人生。我不禁生出侧隐之心,为一个孤
立无援的女人,也为一个担负沉甸甸的人生重荷的大姐。难怪我觉得她那么
亲切,那么近人。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往往就在这同情和理解之间缩至无形
。
在学习的二十来天里,她也以一个大姐的姿态常照顾我,那晚和几个同
伴出去玩,有个同伴因一点小事与当地人扯皮,我也仗着年轻人的火气和有
几年的武功根基与当地人干了一仗。回招待所后,同伴大肆宣扬我的英武,
我也得意洋洋。不想,她知道后,却担心得眼泪汪汪,暗地里找主办单位出
面平息风波。后来我才知道,我是死过一回了。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
吃了亏的当地人纠集了十几人,仗着刀枪要找我算账,幸而她的地下工作,
当地公安介入,才化险为夷。后来再出去玩,总是大伙结伴而行,她也总是
不放心的陪着一起遛鞑,怕我又闯祸。
那次到现场参观,回来时我别出心裁绕道而行,好好地把民俗风情体会
了一番,回到招待所已错过吃饭时间,心想要饿肚子了,不想大姐竟把特意
留着的饭菜端了出来。我不知怎样述说我的感觉,在大姐的身上我依稀看到
母亲的影子。
学习结束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夜色宁静,月光如梳,海风吹过来扫尽白
天的酷热。这海边的气候就是这样的甜美,让人不觉这是在酷夏。大伙一起
到海边散步。在滩头,海浪一阵阵地滚来退去,涛声哗哗地倾泄着无垠的故
事。我发现大姐一人远离人群,立在滩的那一头,月光如银泻在她的身上。
走过去,发觉她嘴角含着泪水,汪汪的泪眼凝视着深邃碧黑的大海。我立在
她身后,默默地陪伴着,不想粗鲁地破坏那份宁静。我知道,她在想她的小
宝宝,还有那空荡荡的家,那牛郎织女的生活。特别是这银盘的月下,更让
人生出几多感触。那月宫的桂花树下,不也有常娥的倩影和玉兔红红的悲眼
么。难怪李白要用箫声的呜咽,泣沥秦娥的梦断秦楼月;也难怪李清照会吟
出“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思夫的惆怅。大姐的丈夫前几天来电话,说他
将从上海飞过来接大姐回家。也许,这月的光下,她在思着丈夫的甜言蜜语
,念着分别年余后团聚时刻的幸福。
然而,学习结业临别前聚餐的那天,大姐被告之丈夫因故不能前来,我
就发现她又象老了几分。清瘦的脸上更添憔悴。餐桌上强颜欢笑,独自吞着
自己的苦水。我向大姐敬酒,用尚存的一分刚强,祝福大姐的幸福,祝福她
与家人早日团聚。我一口吞下满满的一碗酒,在我丧失清醒前的眼中,看到
大姐的脸上淌下滚滚的热泪。那晚我彻底地醉了,为了大姐的沉重,为了离
别的明天。那也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屈指可数的一次醉酒。
月色如织,特别是这中秋的夜,团圆着几多童话,几多憧憬,几多希望
,又几多失望。人世间重复着一个又一个悲哀的故事,吟叹着一个又一个的
伤感和悲歌。要我在这月的宁静里,歌颂月的光彩和风范,我恐是没这份情
趣。我不知大姐今况如何?但这哀怨的月下,我还是要举大白而长吟,还是
要祝福月琴大姐,为了她不再憔悴,也为天下所有没有团圆的人们能够团聚
在这清盈的中秋月下。。。。。。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金缕》。
————录张元干之《贺新郎》
--转自黑白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