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病了,而且病得还很重。印象中父亲从来不生病,即使有一点小病也在父亲的不经意间消失了。父亲怎么可能病了呢?外表严厉的父亲有着及其鲜明的性格,工作上果断干练从不拖泥带水,生活上却是一个非常马虎的人。做一锅饭居然能吃一个星期。由于,父亲调动工作,所以父亲常年一个人在外,而父亲又恰恰是一个不懂得自己照顾自己的人,工作上没有时间,生活上就更没有时间了。睡觉还知道,吃饭就太马虎了。50几岁的人了,一个人生活,苦只有父亲自己最能体会。
记得小的时候,父亲工作上压力很大,当时恰逢改革初期,事业单位要企业化,父亲几乎没有时间和我们呆在一起,母亲常说:你爸爸把家当成饭馆了,我是他的带工资的保姆。在我们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位严厉的人,他爱孩子,但从不娇惯孩子,我们家的小孩没有不怕父亲的。父亲和母亲是真正的严父慈母。父亲病重的这两年一直和我们呆在一起,父亲很是乐观,常常鼓励自己说一定能活下去,他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就跟母亲说:等我病好了,我陪你去周游世界,把以前欠你的统统补回来。母亲听了实在忍不住了,就到卫生间里偷偷的哭。由于恶性肿瘤没有控制住,所以两年来我们的神经都是绷着的,只是满着父亲一人,父亲也假装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每天大家都是一副快乐的模样。可是,上帝并没有因为我们痛苦而仁慈。父亲的身体是越来越来差了,住医院的时间也越来越来越长了。在医院的日子里,看着别人一个一个的康复出院,我们的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不是因为别人的健康而妒忌,而是因为不知父亲何时康复而难过。父亲一生辛劳,连退休都不让他轻松。恶性肿瘤之所以是绝症,就在于它超强的繁殖能力,慢慢地吞噬健康人的健康,最后让一个健康的人活活饿死。
早些年,80年代初期,我们家生活还很艰苦,三个小孩,父亲和母亲的工资加在一起还不足100元,那个时候父亲还抽烟。等到家里境况转好,父亲又调到外地工作,从此父亲和母亲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分居生活,而此时的父亲已经是50岁的人了。父亲常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他就是年轻时,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从东北老家只身来到了江西。每每回想起当年刚毕业时雄赳赳气昂昂的情景,父亲多少会流露出忠孝不能两全的遗憾。60年代,在全国上下一片舍得自己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英雄气概感召下,父亲和他的同事们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当中,连续三年没有回老家看望我奶奶,没想到我奶奶思儿心切,竟然走了。由于当时建设工期很紧,父亲一直都没有回去。这件事父亲一直很后悔,一想到我奶奶,就会自己偷偷的哭一回,所以,父亲常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看着父亲若有所思的眼神,我暗暗对自己说决不让这种遗憾在自己身上重复。
88年,海南建省,父亲被调到海南组建公司,当时父亲已经50岁了,但是父亲的事业心极强,母亲如何挽留都不能改变父亲的决定。组建管理一个公司和管理一所设计院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其带有浓厚的金钱色彩导致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极低,象我父亲这样的技术出生的干部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很难开展工作的。父亲天真的以为干好自己的工作,让公司早日运转起来就会影响手下人好好的工作。谁料想公司发展了,自己却被调走了,导演这出电影里时常出现的令人心寒的镜头的竟然是自己的副手一个卑鄙的小人,父亲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本以为公司正常运行,奔波了大半生的父亲想再干几年以后可以有一个好一点的环境颐养晚年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父亲在自己54岁的时候又被调到昆明工作了。那是一个海拔2000m的平原,虽然四季如春,但是对于一个50几岁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况且要管理的又是一个负债累累的设计院。中国的工业本来就不景气,更何况在大西南。我想此时的父亲多少有一点失落。但是尽管如此,父亲的到来依然给设计院带来希望,父亲忘我的工作热情感动了大家,面对不利的外部条件,设计院依然扭转了亏损的局面。
96年12月16日,父亲正准备第二天到下面同当地政府洽谈项目,突然感到肚子一阵难受,一进厕所原来是大出血。父亲病倒了,离父亲退休还有二年。父亲曾经设计过自己的晚年:儿孙绕膝,钓钓鱼,养养花,陪母亲环游世界。父亲说: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没有时间享受,没有时间陪老伴,没有时间和小孩在一起,退休后全补上。父亲一生搞过无数成功的设计,并且成功的战胜过天灾人祸,但这一次父亲没能战胜天灾。两年过去了,父亲很是虚弱,世界上没有比看着自己最亲的人与死神搏斗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更痛苦的了。假如奇迹出现,我宁愿付出任何的代价,包括生命。奇迹不是每天都在发生吗,为什么就不会落到父亲的头上呢?不是说好人一生平安吗。
99年3月1日,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日子,正是这一天,上帝带走了父亲。父亲没有机会兑现他的诺言,但是我想父亲一定会和原来一样用心用感觉关注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何种形式,只要我愿意父亲就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