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一回
感动一回
作者:顾芗
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少再有被感动的机会。是环境变了,还是心态变了?
大概两方面的原因都有吧。世风日下,这世界好象越来越缺少真情。而生命
的进程仿佛就必然伴随着感觉的失落和情感的麻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对周围美好的事物越来越视而不见,提不起兴致,唤不起激情,引不起情绪,
就象一只退化了所有触角的爬虫,渐渐失去了对自然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探究、及至征服的兴趣和能力。这是一种悲哀,一种成年人的悲哀,一种现
代文明人的悲哀。
前年夏天去希腊的CRETE岛度假,碰到一件事,却让我真真实实地
被感动了一回。
我们去的那个地方是个小城,原先大概只是个小村子,由于旅游业的发
展,逐渐开发和建立了许多旅游设施,如今到处是餐厅旅馆,要不就是那些
卖纪念品的小店。我们住的地方比较偏僻,去市集需沿着蜿蜒的山道翻过一
坐小山。那山道虽说是柏油路,却并不宽,偶尔有一辆旅游者租的小车经过,
行人得退到路边站下。沿路风景很美,远望是开阔蔚蓝的海湾,白帆点点;
周围是成片的果园,郁郁葱葱;路旁偶尔可见一幢幢白色的小别墅,院里总
有那么几树妍红与姹紫,一如当地女郎的浓艳和奔放。
那天我们在市集的一个小餐馆里用过晚饭,闲逛了一会,已近深夜,便
沿着原路而回。
在快拐上山道的时候,先生说去买个西瓜,让我和儿子俩人先走,他一
会儿再赶上来。
山道上没有路灯,周遭一片漆黑。四岁的儿子刚才还拖拖拉拉磨磨蹭蹭
的,这会儿赶紧拽着我的手,加快了脚步。 隐隐约约,我看见前面有一抹亮
光在晃动,等我注视它的时候它却又不动了,似乎在那儿等着我们,等我们
快走近了,它又晃动着向前了。我看清了,这是一个人带着手电筒。那人一
直和我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人往前走,手电筒却是朝后照的,正好把我们
前面那一段路照亮。由于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那人,只是从那人走路的
姿势看像是一个上了岁数的妇人。
就这样,我们一前一后地在山道上行走,中间就隔着那一段晃动着的昏
暗的光。走了大约有十几分钟,我看到前面那人停了下来,似乎在等我们。
我和儿子赶紧上前,那果然是位老太太,一个当地的老太太,微胖,穿着传
统希腊式的布裙。待我们走近她的身旁,她一边指指路旁的一幢有大园子围
着的农舍,一边把手电筒往我手上递,嘴里急急地说着什么。我不懂希腊语,
但看她的神情我马上就明白了,这是她的家,她到家了,她要把手电给我们,
让我们自己往前走。这一路我一直感动着,可此时此刻我几乎被感动得掉下
泪来。多么淳朴的民族,多么善良的人。我只记得当时我说了一连串的"谢
谢"和"不用",但一边说一边又觉得这些字眼在那种场合实在是太庸俗太
虚伪了。
现代文明都市,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真情,一种善待人而不求功利的真
情。人与人,甚至人与自然之间越来越处在一种对立状态,充斥了怀疑、防
范乃至利用的心态。为什么不能摈弃这一切,试着去寻找生活中美的东西,
去感受这些美的东西,去制造一些美的东西,让自己被感动,让别人为你所
感动?
本文摘引自《北极光》之 [人生漫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