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禅
作者:奇炎
汽车在川西北的高原上走了一天,两侧的山线条平缓但敦实厚重,如象,如鲸,如恐龙,如巨龟,仿佛传说中诸多硕大的生灵在蓝天下的一场风云际会。岷江象是谁不经意挂到脚上的一条素练。天之高阔、地之悠远都是他们的,我们乘坐的小甲虫在他们脚下的缝隙中可怜地颠簸爬行。
天黑到了九寨沟的沟口。朋友说若运气极好明天能见到大熊猫。捧着一本画册、想着那只熊猫躺到床上,觉得夜幕里的那条沟象阿拉伯神话中那个储满珍奇的山洞,让人期盼着晨曦里一次神奇的“芝麻开门”。
入沟的时侯,天气阴冷。知情者说没阳光会煞些风景。可风景真的出现之后,山水里有一种神奇的毫光从阴冷中清晰地透射出来,直逼你的灵魂。
开始觉得世上真的有造物主了,是个才情俊逸的男子,创造这段风景时正在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恋情。他注入全部才华与真情为情人
制作了一件豪华的礼物。否则你无法解释这风景之中为何蕴涵着一种追求极致的神秘目的。水,树,山,瀑,鸟鸣,风动,或张,或弛;或豪放,或婉约;或冷峻,或热烈,天成之美背后,一种莫名的欣悦,一种轻微的幸福颤栗,一种奉献与创造的激情,一种圆融的智慧如薄云淡雾般轻盈地流动。见到第一池水的时候,突然有种冲动,极想拒绝与所有玩伴的交流。虽然大家相处得一直很好,虽然有时候旅游的概念就是在风景中谈笑,可眼前这池水有着吸魂慑魄的力量,你必须极其专注地看它,听它,闻它。
终于明白,清到极处与静到极处其实是同一种境界。这样的清静,这样的幽蓝让人想到遥远的宇宙空间永恒而深邃的静谧,想到千年雪峰下一块蕴着冰精雪魂的冷玉,想到了晋僧神秀的一句偈:心如明镜台。也许只有高僧悟境中的那块明镜才能为之作喻吧。
觉得自己象一块薄冰在池中渐渐消融。也许太静的缘故,水中一种小鱼侧身翻动时的一闪银光竟也能搅得人心里风起云涌。
抬起眼时,世界陡然间明净起来,生动起来。山上的树深浅不一的红、黄、绿错杂相间,透出一种流动的韵律,象金风哼着一支曲子在随意而纵情地点染。
动到极处的水当是瀑布了。一道精致的水幕悬于山间,坡陡,则水簇银珠激射而下;坡缓,则悄无声息地迅疾平铺而过。遇凸则分,遇凹则合,分而不散,合而不执。无数处、无数次的分分合合,似乎是循着精妙的章法,水清石净,爽爽朗朗,从从容容,全然不见那种泥沙俱下、急不可待的混沌与窘迫。一道道姿态各异、轻盈灵动的冰雪清流沿着树间石隙一路高歌酣吟而下,展现着一种生命的大潇洒。
站在高处才发现,瀑布的水就来自前面那个清静的潭,一段喧嚣之后,复归入另一个潭。
静极生动,动极生静。
老子说:无为,无不为。
前面的潭是清净的潜修,后面的瀑当是得道之后无所不能为的洒脱之境。
佛法说:静生慧。前面的潭是盘坐中的静悟,后面的瀑当是彻悟之后百慧顿生、无所挂碍的金刚怒吼,济世度人。瀑布流去的潭则是更高境界的回归。
除了水,另一种难忘的景象是树的死亡。
在孔庙,曾震惊于树的苍老。千年古柏多是一半枯枝,一半绿叶。纹路粗裂的干上有许多巨大的、硬硬的瘤节,不少还被各式的铁架支撑着,如拄着拐杖。这种苍老一下子让人想到支撑两千余年,虽疲态尽显却仍未绝生机的儒家文化。
树的死亡大概只有在这种资源保护极佳的地方才能见到。一种是站着死在林中。身上长满了苔,还有些须须络络的植物。从上到下一身异样的苍翠和繁茂。它完全被其他的生命装点成另外一个生命了。
另一种是横卧在水中的死亡。因水中有矿物质,树身经年不腐,且都覆上一层微微泛黄的钙质。幽蓝的水下躺着各种造型的淡黄的树身,极象一个午夜的梦境。那树身曾有过美丽的枝叶,吸引过各式各样的鸟驻足歌唱。它的冠挽过流云,戏过清风,触过星月,如今它把所撑起过的万千气象都给了湖水,自己栖于湖底,成了湖的一部分。树的死亡在这里成了一道风景。
水的动与静,树的生与死显出一种不着痕迹的天道流转。此水即彼水,此树即彼树。这就是“大自然”。
一个现代人,如果能随时与自然进行一场没有遮拦的交流,那实在是一种高贵的能力。
游西湖时曾有过一种困惑:西湖披了一件过于豪华的文化盛装,似乎湖畔每一片荫下都栖息着一个著名的典故,湖中每一次击楫都会惊起一段古人的诗句。可是,“西湖”呢?那个被掠入诗词歌赋之前的西湖呢?她已经被历代太多巨匠的手把玩成一件油光锃亮的文物了。
九寨沟的价值就在于它是还未被“文明”正式登陆的裸风景。这样的风景对灵魂有一种天然的冲击力。
又想起了那段著名的禅门公案。当时寺内的名僧神秀作了一段偈: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而在寺内打杂的慧能闻讯作了另外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的五祖弘忍因此识得慧能的超凡智慧,暗传衣钵,慧能遂为禅宗六祖。
这段公案扬了慧能,抑了神秀。其实,此二人曾各领一宗。当时禅分南北,悟别顿、渐。北宗神秀倡导渐悟,南宗慧能倡导顿悟。神秀的渐悟可能更近于凡人。对你我而言,悟,仅是一个过程,且要有一种分寸。这样我们才能既保持一份空灵,又不拒绝现实的人生。
这就愈让人神往神秀的那座明镜台了。
九寨沟恰恰能给你这样一块明镜,那是所有的风景与灵光在你的心里进行的一次晶莹剔透的凝聚!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块明镜可以让人对这个燥热世界进行清凉的观照,对平凡生活中所有的美丽永远保持惊觉与欣悦:一朵风中摇曳的小花,一只轻盈掠过的燕子,孩子脸上灿烂的微笑,老家具上一缕淡淡的油光。禅门公案中所有机锋棒喝背后的禅机佛理往往也在于此。
离开的时候天还飘着雨丝。回忆的世界里却有一轮艳阳。还有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