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eeyg() 
整理人: majorsun(2000-07-10 09:21:47), 站内信件
 | 
 
 
     你可以引用本文,但请注明作者,并请注明出自本论坛。      
                       请大家指正。      
 
 近日里,对界面的规范问题作了些研究,随手将其记录了下来,
 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于界面规范的粗浅探讨
 
     统一的界面对于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说非常重要的。大多数的应用
 系统,界面是实现与用户交互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在一个应
 用系统中如果界面网络不一,操作方式不一,将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
 困惑。一个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应该有一个非常统一的界面。
 
     界面的不统一,产生的原因很多时候在于缺少一个统一的界面规
 范,这一点在合作开发的软件产品中显得尤其突出。没有一个统一的
 界面,不同的软件开发商、不同的小组、不同的设计人员,设计的界
 面可能都各不相同。
 
     规范软件界面的形式是有难度的,难度主要体现在:
       1、 交互的随意性决定了界面的多样性。
       2、 应用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界面具有复杂性。
       3、 界面具有的表现性决定了界面具有创造性。
 
     但是,界面的规范是可能的。关键是要设立合理科学的操作导向。
 只要操作导向合理、科学,可以最大限度地规范用户交互的随意性,
 建立一个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的统一界面,也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
 性。
 
     当前,许多优秀的软件都在界面的规范化上下了不少功夫,在讨
 论怎样规范界面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几个优秀软件的界面。
 
     在这里,选择了三家软件公司的三个代表性产品:IBM公司的
 Lotue Notes,Borland(Interprise)公司的DELPHI,Microsoft公司的
 Word,三个软件产品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事务处理类、开发类、文字
 处理类。
 
     先来看一下三个软件的一张对照表:
 
    比较项目            Lotus Notes   DELPHI         Word
 菜单数量(Menu)       1               1              1
 菜单内容(Menu)        变化       不变,但可变灰  不变,但可变灰
 工具条数量(Toolbar)    1               1              多个
 工具条内容(Toolbar)   不变            不变            不变
 操作按纽条(ButtonBar)  有              无              无
 导航区(Navigator)    有        Object Inspector      无
 主操作区面积(Main)     大              大              大
 底工具条(Toolbar)    有              有              有
 状态条(StatusBar)      有              有              有
 
 有关的项目说明:
 
 1、 菜单数量:即主菜单数量,这一点三个软件都相同,有且只有
     一个。
 
 2、 菜单内容:指主菜单的内容是否会改变,我们看到,DELPHI与
     Word都不变,但Lotus Notes的菜单内容会随着不同的界面(任
     务)而改变。
 
 3、 工具条:如果DELPHI的控件选择条不算工具条的话,DELPHI与
     Lotus Notes一样只有一个,但Word的“视图\工具栏”菜单中,
     仅固定的工具条即可有14个,其“自定义”功能甚至可以再增加。
     但三个软件的工具条的内容都不会随着不同的操作而改变。
 
 4、 操作按纽条:这是Lotus Notes的特色。DELPHI与Word均无这个
     概念。所谓操作按纽条,即是将如数据库操作中的“增加”、
     “删除”等操作按纽集中在一起,放在Toolbar的位置或紧跟
     ToolBar的下端。如Lotus Notes的“新建便笺”、“存为草稿”
     等。
 
 5、 导航区:导航区即是位于屏幕左方的可以引导用户操作的区域。
     很多的网页都有这样的一个区域,如网易虚拟社区中的左边社区
     选择栏。在网页中,这个区通常叫LeftFrame,Lotus Notes就叫
     导航区,DELPHI就叫Object Inspector。
 
 6、 主操作区:这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最主要的区域,毫无例外地,
     三个软件都给了这个区最大的空间。
 
 7、 底部工具条:在Word 中,“绘图”工具栏位于屏幕的底部。
     Lotus Notes与DELPHI均无底部工具条。
 
 8、 状态栏:三个软件都有。
 
 现在,来看看表中的数据:
  
 1、 三个软件的不同功能决定了它们间界面的关注点的差异。Lotus 
     Notes因是事务性的软件,处理的事务较多,同一个界面中的可能
     触发的事务较多,且这些事务较难归类到一个工具条上。DELPHI用
     户提交给系统的较多,主要集中在Editor上,Object Inspector
     能够自动地产生代码及使代码与控件联系,至于编译、运行、调
     试的结果等系统输出给用户的相对较少。Word是文字处理软件,
     除最基本的录入功能外,最频繁的是一些设置功能。
 
 2、 Lotus Notes的菜单内容可变,本人认为可能是因为Lotus同一界面
     中需要触发的事务较多,单个的工具条并不能容纳所有的事务且
     意义上不属一类,因此由变化的菜单内容来触发事务。个人认为,
     可变的菜单内容会给较低层次的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宜采
     用。
 
 3、 Word的工具条的做法值得借签。也就是说,其实工具条是可以不
     局限于一条的,如果不够,可以多加一条,不仅可以在顶部,也
     可以在底部,这样,工具条的概念应该推广为广义的工具条:带
     有快捷工具按纽的工具条的集合。
 
 4、 Lotus Notes中的工具按纽(ButtonBar),个人认为,这是Lotus 
     Notes非常值得学习的一点。ButtonBar与ToolBar的不同之处在于,
     通常ToolBar中的按纽可以转到其它的功能界面,是全局性的。
     而ButtonBar仅是作用于本界面的,是局部的(local)。将“增加”、
     “修改”等本界面的操作按纽集中到一个ButtonBar中放在顶部,
     可以很大地起到规范界面的作用。当然,如Word的系统设置性的
     只有“确定”、“取消”等按纽的,放在主操作区的下部会更自
     然些。
 
 5、 导航区,最值得学习的要算DELPHI。DELPHI的Object Inspector
     占用的屏幕面积不多,但是完成的功能相当强大,更值得称赞的
     是,功能的归类很清晰。Lotus Notes的导航区完成的在不同的数
     据库间切换的功能也是做得相当成功的。
 
 6、 值得注意的是,Lotus Notes中的按纽除面积相当小的工具栏外
     上按纽外,大多数采用都是文字,既没有图形与文字混用(以减
     少屏幕占用面积)的,更没有纯图形的,这与IBM一向朴实无华
     的风格是吻合的(可能正是因为文字占用的面积较大使得Lotus 
     Notes不得不用菜单内容可变来弥补)。Microsoft的Word按纽却
     几乎全部都是由图形组成,这也是与Microsoft一向自大以为自已
     的图形就是标准的风格是吻合的。个人认为,IBM纯为用户着想
     的做法可取,宁可牺牲屏幕面积,也要给用户清晰的指引,毕竟,
     什么图形代表什么意思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个可行的界面可以是这样:
 1、 一个主菜单,主菜单的内容不变。
 
 2、 主菜单下有一个或多个工具条,工具条按纽可以为全图形的快捷
     按纽。
 
 3、 如果有太多的事务需要触发,采用设立导航区域的办法。少量的
     事务,采用工具按纽的方法,工具按纽位于工具条的下方。
 
 4、 底部设立状态条,状态条可分隔。
 
 5、 尽可能采用简明的文字来形成界面,少用图形。
 
 请有经验的网友指教。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5.34.1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