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amelsu() 
整理人: camelsu(2001-01-30 01:21:27), 站内信件
 | 
 
 
    如今电脑主机板市场,可谓“百家争鸣”,各类广告宣传,产品推荐也
 是层出不穷。于是如何在如此众多的主板中挑选出符合自己需要的主板,就
 成了电脑爱好者们的迫切需要。而现在同一种芯片组的主板,不同品牌之间
 的差价实在令人惊讶。已步入“微利时代”的主板产业厂商们为增加竞争
 力,都在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在“以价位取胜”上寻找出路,特别是在一般
 用户不太了解又不大注意的主板用料与做工上做文章。因此,了解一定的主
 板用料与工艺常识对电脑爱好者选购主板还是不无裨益的,起码,这可使你
 不再盲目地追求那些用广告吹出来的“鸡”板。以下这些小窍门都是可以用
 眼睛看得到、用手摸感受得到的。 
 
 ●窍门一——电解电容  
    拿到一块主板,最高大威猛,最醒目的就是CPU插座附近的电解电容
 了。正如音响发烧友追求的一样,要保证主板的长期稳定工作,滤波的电解
 电容的性能指标就显得特别重要,其中电容容量,临界温度及温度系数这三
 个指标是选择主板的重要因素。 
 
 1、电容容量 
 ?每个电容外面都很清楚的标明其容量,如1000μF(微法)、1500μF
 等。主板上CPU的电源滤波电容至少应使用1000μF的电解电容,只有极少数
 对品质执着的大厂采用1500μF以上的电解电空。在超频狂飙的时候,这些
 电容可以最大限度的过滤因主芯片超频而产生的信号杂波。一向以用料疯狂
 而著称的INTEL主板的电容值为3300μF。 
 
 2、临界温度 
 ?CPU附近的温度较高,对电解电容来说,是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因为
 高温可使电容器容易产生漏电并加速其老化,因此,主板电解电容的临界温
 度指标至少就在85℃以上,这个温度一般也标明在电容外面(如图)。其
 实,大厂出的主板都会采用85℃以上甚至105℃的电解电容,以保证CPU稳定
 工作。 
 
 3、温度系数 
     电容器的容量随着温度 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大小可用温度系
 数来表示。温度系数就是指在临界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变化1℃,电容量的
 相对变化值。 
    电容器的温度系数越大,其容量随温度的变化也越大。因此,采用温度系数
  小的电容器,能确保电容器的工作稳定。 
    国外电容器通常采用电容外观颜色来直观表达电容温度补偿性能的优
 劣,详细对比情况可参见下表。 
 颜色          金  灰 黑  棕  红   橙   黄   绿   蓝 
 温度系数    +100 +30 0 -30 -80 -150 -220 -330 -470 
 
     从上表可看到,黑色的电容温度系数接近于零;向左为正温度系数,即
 容量会随着的升高而升高,向右为负温度系数,容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
 低。比较上表,孰优孰劣,我想您自会心中有数。
     其实,主板其它部位的电容也同样重要,如:内存插槽(DIMM)旁的滤
 波电容等,AGP、PCI和ISA插槽旁的电源滤波电容等,特别是AGP插槽电源的
 稳定性,也同样是最不容忽视的。因为显卡是主板上继CPU之后的第二个耗
 电大户,主板设计时对AGP插槽的电源供电部分同样也要特别注意,如果使
 用VooDoo2等PCI接口的3D显示卡,则PCI插槽的电源也一样需要特别设计,
 通常都是象CPU一样加大电源滤波电容的容量,并采取适当的电源隔离措施。 
 
 ●窍门二、——散热片  
     电脑的频率越来越快了,不但CPU的主频大幅提升,连外频也跟着一路
 攀升,BX芯片组的标准频率是100MHz,但是对于DIYer来说,是不会让它
 “老老实实”跑100MHz的。但是在我们超频的同时功耗和发热量也越来越大
 了,因此散热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多数主板的BX芯片组上都覆盖了一个散热片。当CPU外频超至133MHz
 或更高时,这时候BX芯片组的工作频率已经超过标称值的33%甚至更多。因
 此散热是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有些主板采用的散热片采用了特殊工
 艺,所以它的散热性能优异,特别适合超频玩家。 
 
 ●窍门三、——接插件  
    一块主板上占空间最多的就是接插件,什么CPU插槽,内存插槽,AGP、
 PCI、ISA扩展槽,鼠标、键盘、打印机接口林林总总,布满整块主板。 
     接插槽对簧片的要求特别高,既要有刚性,又要有弹性。这样,才能保
 证多次插拔后,仍能保持可靠的接触。此外,所有接插件对触点的用料也特
 别讲究。因为今天的电脑已不再是“宠儿”。恒温、恒湿的机房年代已成为
 过去咱家可没有机房那种条件。高温、潮湿等恶劣环境下,长时间或多次插
 拔都可能会引致接触不良,触点电阻增大,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选
 择主板,千万看清楚主要接插元件的品牌。 
     接插件产品的制造商以AMP、PXOCONN、TEKCOM、AMCO与MOLEX最为著
 名。一般高档主板则基本上采用以上几种品牌的接插产品,购买时留意一下
 则可。 
 
 ●窍门四、——USB接口BEAD电感  
     USB通用串行接口是INTEL等公司制定的最新连接微机外设的接口标准,
 使用USB使外设变得更快,扩展性更强,并且还可以支持热插拔(带电插
 拔)。但热插拔会产生很大的瞬间电流赡芑崴鸹抵靼濉R虼耍诹礁?USB接口 的电源端,应该提供特别设计,较好的办法是在两个USB接口若悬河
 的电源电路中各串接一个BEAD元件,此元件为自恢复型保险电感,它一方面
 能平滑尖峰电流脉冲,另一方面如果USB设备电流过大,它能断开USB设备电
 源,故障排除后又能恢复导通状态。但有的主板采用电容式的熔断器或纯?绺校 Ч飨圆蝗绮捎昧礁鯞EAD元件。 
 
 ●窍门五、——PCB板  
     对于主板的PCB板,市面流行“金板”的说法,就是金色的PCB板。其实
 这是一种误解,底板的颜色并不重要,金板、绿板,其实都一样,只不过是
 涂了不同颜色的阻焊膜而已,品质的好坏还是要看板材。选购主板时,可拿
 在灯光下看看PCB 表面有没有光泽,看看板边是否成一条直线。 
     主板的布线对整体性能和电磁兼容性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今天超频成
 风的时期,100MHz以上的系统总线对主板的布线方式及过孔有很高的要求,
 当今主板一般都采用四层PCB板,多数信号线都布在元件面层,就是在主板
 插CPU那一面,从这一层可以很清楚地观察一款主板的布线优劣。好的主板
 布线应该比较均匀整齐,走线转弯角度不应小于135℃,而且过孔应尽量减
 少,因为每一个过孔相当于两个90度的直角,(在?)
 高频电路中相当于电感元件,过多的过孔无疑会增加线路的电感性,而电感
 是高频信号的杀手。因此,主板上特别是北桥芯片、CPU及DIMM插槽旁的走
 线,应尽量平滑均匀,排列整齐,过孔小。而对于电源走线则正与此相反,
 因为好的主板各个部分都有各自的电源滤波大电容,而各部分不同的高频信
 号通过电源电路相互藕合,提高信噪比和信号的稳定性。 
 
    还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目前少数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出厂前没有将
 PCB板清洗干净或减少清洁剂量,这使得整块主板拿在手里有股粘乎乎的感
 觉。这虽然对主板性能没有大碍,但也能体现出生产厂家的规范性及严谨性。 
  
 (原文武汉 kxh)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6.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