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huxue() 
整理人: bsese(1999-06-11 17:48:27), 站内信件
 | 
 
 
          2       1       0       0       1      2
       ┴───┴───┴───┴───┴───┴──
        3       2       1       0       1       2
     纪元是数轴的原点,公元前的0年应该记作-0年,公元后的
 0年记作+0年。如果0点至1点表示1日,公元前的0日记作-
 0日,公元后的0日记作+0日。如果0点至1点表示1月,则应
 记作-0月,+0月。如果0点至1点表示1世纪,则应记作-0
 世纪,+0世纪。
 
                                   刘长林
                                   99.4.28
 
                   增值税与增值税计算
 
     增值税的一个征不只克服了传统流转税制存在的重复征税的弊
 病,更重要的是它的计算是个科学实用计算。
     《条例》第五条规定: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所以销售额
 100,税率10%,销售税额=100×10%=10。增值税发票用‘价+税’
 表示卖价,所以含税销售额=100+100×10%=100×(1+10%)=110 ,
 所以含税销售额110,税率10%的销项额=100/(1+10%)×10%=10,就是
 说110的10%≠110×10%。
     因受“求1个数的几分之几就用这个数乘以几分之几”计算法
 则困扰,税的计算一直是个不还原计算。
     例如:“营业税”规定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如果营业额
 110,税率10%,应纳税额=110×10%=11,但是110-11=99.99×(1+10%
 )=109.90,显眼是个不还原计算。虽然规定营业额=(成本+利润)
 ÷(1-税率),营业额=99÷(1-10%)=110,但是这个公式不能计
 算税率101%,因为1-101%=-99%。 所以营业额=(成本+利润)÷
 (1-税率)这个公式不是科学实用公式。
     《条例》第八条规定:购进农业免税产品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按照买价和百分之十的扣除率进计算。即:
         进项税额=买价×10%
     如果买价110,进项税额=110×10%=11。
     但是就买卖双方而言卖方的卖价=买方的买价,卖方的销项税
 额=买方的进项税额。110的销项税额=110/(1+10%)×10%=10,110
 的进项税额=110×10%=11,这是矛盾结果。由于多扣1,使每110 元
 少收税1元。
     由于增值税这一概念问世较晚,计算方法又非传统,收税时出
 现“征收范围窄”计算方法复杂等现象,为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和
 简化其计算,现就什么是增值税和如何计算增值税谈谈个人粗浅看
 法。
     按自然存在分类说只分两种。
     a、原值税
     就其存在形式而言,商品分为自然商品和人化商品两类。农、
 林、牧、渔、矿……等自然物资做为商品进行贸易时叫自然商品,
 自然商品的含税价叫商品原始价,也叫原值价。
     原值价=价+税
     例如:每立米木材采伐费用80,利润20,税率10%,求原值价:
           原值价=(80+20)×(1+10%)=110
     原值价含税叫原值税。
           原值税=原值价/(1+税率)×税率
     原值价110的原值税(税率10%):
           原值税=110/(1+10%)×10%=10
     b、增值税
     木材做为商品进入市场走向有三:
     1、直接消费
     居民购买木材制做家俱自用,叫一次性购销,一次性购销的商
 品税收只有一次,只收原值税。
     2、商品流动
     木材商购买木材再卖给居民制做家俱或卖给家俱业者叫商品流
 动。由于费用和利润卖价要高于原值价,高于原值价的卖价叫增值
 价。
         增值价=买价+(费用+利润+税)
     例如:购入支付110,经营费用30,企业利润20,税率10%,求增值
 价。
         增值价=110+(30+20)×(1+10%)=165
     增值价的增值部分含税叫增值税。
     3、商品转化
     家俱制造者购买木材制成家俱卖给居民或家俱商叫商品转化,
 由于费用和利润卖价同样要高于原值价,所以人化商品(工业商品)
 的卖价都是增值价,价中既含原值税又含增值税。但是由于购入时
 原值税已随买价付给卖方由卖方缴纳或抵扣,所以工业商品,商业
 商品必须缴纳增值税。
     c、增值税计算
     由于增值价的增值部分含税叫增值税,所以:
         增值税=卖价-买价/(1+税率)×税率
     例如:买价110,卖价165,税率10%,求增值税:
         增值税=165-110/(1+10%)×10%=5
     原值价110税率10%,应缴税额=110/(1+10%)×10%= 10, 增值价
 165,税率10%,应缴税额=165-110/(1+10%)×10%=5,税收合计15。如
 果原值价165,税率10%,应缴税额也=165/1+10% ×10%=15。所以
 只要卖价165,税率10%,无论原值税还是增值税应缴税额都是15,
 只不过原值税一次收缴,增值税则多次收缴。
     消费是商品的归宿,商品进入市场税务介入,商品被消费税务
 终止。自然商品进入市场只收原值税。自然商品进入市场经流动(
 商业)或转化(工业)被消费再收增值税。
     税务从介入至终止的过程叫税务跟踪,在跟踪过程中的商品最
 高价含税为税收饱和值,低于最高价的卖价不收税。
     商品出口跟踪权随商品移至国内,直至商品被消费税务终止。
     《条例》规定含税销售额100,税率17%,销项税额=100/(1+17%)
 ×17%=14.53,使100的17%出现17、14.53两个结果,税界认为两个结
 果都正确,而且在说法中都被使用.例如营业额100,税率17%,应缴税
 额=100×17%=17,含税销售额100,税率17%,销项税额=100/(1+ 17%)
 ×17%=14.53。但是,销售额100,利润率17%,利润则不能既17又 14
 .53;投保100,索取17%,则不能既17又14.53,所以承认100的17%两解
 都正确是不科学的,所以只有100的17%=100/(1+17%)×17%=14.53是
 正确计算( 附《锦州财会》九四年第三期《也谈增值税的计算》请
 参阅)。
     至于为什么100的17%≠100×17%另有专题表述。
     由于增值税这一概念问世较晚,人们对它尚不十分理解。所以
 制定的《条例》出现误点。
     1、《条例》第五条规定: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即销售额85.47,税率17%,销项税额=100/(1+17%)×17%=14.53,
 也即含税销售额100,销项税额=100/(1+17%)=14.53
     《条例》第八条(二)又规定: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如果买价100,税率17%,进项税额=100×17%=17。
     应该知道,卖方的卖价=买方的买价,卖方的销项税额=买方
 的进项税额,卖方的销项税额是14.53,而买方的进项税额是17是没
 有道理的,应该说是错的。
     2、《条例》第四条规定: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这是税金流失的计算公式。
     例如:农机厂购进钢材支付100(含税14.53)制成农俱销售100(
 税率13%含税12.65),求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12.65-14.53=-1.88
     如果使用应纳税额=(卖价-卖价)/(1+税率)×税率公式,则不出
 现上情况.
         应纳税额=(110-100)/(1+17%)×13%=1.14
     欠1.88+收1.14=3.02。税金流失3.02。
 
                                     刘长林
                                    99.5.27
 
 附:
               《锦州财会》九四年第三期
 
              也 谈 对 增 值 税 的 计 算
               锦州市宏宇海棉厂  刘长林
 
     《锦州财会》九四年第一期刊登的锦州盐场何玉方同志文章“
 对增值税计算的探讨”,何文中指出:增值税的税率17% 应这定为
 14.53%,这样要比现行的规定减少一个计算环节,销项税额= 含税销
 售额×14.53%就可以了。我认为这是对税率17% 的理解可能还不够
 全面。
     数学对百分数的论述是:表示1 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根据这段论述我们可以知
 道①17(1个数)是100(另个数)的17%。②17是100的 17% 叫率。 ③
 17%=17:100。
     什么是17:100,用下列图形表示:
  A
   │
 17│
   │
   └─────────────────────────
  B                      100                          C
  ∠ABC的AB:BC=17:100
     以B点为轴,逆时针旋转AB,使其成为线段AC。若线段AC=100时,
 用AC做∠ABC,则必须把AC分成117等份,用17份做角的AB边,用100份
 做角的BC边,这样,
         100
     AB=───×17=14.53,
         117
 
         100
     BC=───×100=85.47。
         117
     AB14.53是BC85.47的17%
     税率17%同样表示税金是销售额的17%。当含税销售额为100时,
        100
 税金=────×17=14.53
        117
 
           100
 销售额=────×100=85.47,
           117
 税金14,53是销售额85.47的17%叫税率(暂时这么叫)。
     为了简化计算, 可以把《增值税条例》中销售额=含税销售额
 /(1+税率),和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二公式,归纳为一个公式为:
               含税销售额
     应纳税额=──────×税率
                 1+税率
     如果税率定为14.53%,含税销售额100,
                  100
     应纳税额=──────×14.53%=12.58
                1+14.53%
     100的17%不是17,100的14.53%自然也不是14.53。
     计算原理来自数学,只需对数学中的百分数论述做客观地,实
 事求是地,全面系统地理解,100的17%不是17是不难理解的.
   以上是个人的理解, 请何同志和对增值税计算热心的各位批评指
 正。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84.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