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lybird123() 
整理人: bsese(1999-11-20 10:31:41), 站内信件
 | 
 
 
关于自然科学的冥想
 一个初夏的晚上,坐在庭院里的躺椅上,看着满天闪耀的星斗,耳边回响着鸣蛙 
 的酣唱。忽然想起康德说的一句话:最令我感动的两件事情,莫过于天上的星斗 
 与人们美好的心灵。如今人们的心灵已不太美好,而天上的星斗却依然如此光华 
 灿烂。
 这是个世纪之交的年代,据说每个世纪之交都会带来自然科学的巨变,从牛顿, 
 法拉第,麦克斯韦到爱因斯坦莫不在世纪之交发表自己的思想巨著,也许世纪之 
 交真有启迪人类思想火花的作用,但这个世纪之交呢?这是个实用超过梦想的年 
 代,比起自然科学的巨变,人们也许更关心逐渐临近的千年虫 
 。
 我一致认为科学的土壤在于大众,科学的理想在于人类美好的明天。有背于此, 
 则科学的明天必将是一片黑暗。我们都知道科学产生于哲学,在那最初的年代, 
 科学头上永远罩着美丽的光环:它既能发现王冠中黄金的短斤少量问题,在战斗 
 中烧毁敌人的战船,也能在如今天这样梦想的夏夜,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所以一 
 直到达尔文,牛顿时代,科学还是上层人士口中炫耀的资本,不懂最新科学的进 
 展,无疑是无知的表现,所以达尔文,牛顿的名字可以封为爵士并流芳千古,而 
 当时的百万富翁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与当今是多么的不同,今天流芳千古 
 的首推比尔盖茨,---说穿了不过是一个具有现代原始积
 累性质的殖民主义者。科学脱离大众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严重,而科学的各个部 
 分的分离又何尝不是如此。记得《三国演义》里有一句话话说天下大事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现在分支如牛毛般细的自然科学有合的迹象吗 
 ?直到有一天,科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直到有一天,科学不论在应用还 
 是人类思想的寄托上都给人以新的启迪,直到有一天,科学已不再独立是科学, 
 它已化为人类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渗入到人们骨髓中,血液中的时候,那么科学 
 的春天也就来临了。
 谈起科学的梦想,便记起当今科学的三大方向:宏观的宇宙起源,微观的各种粒 
 子,及常尺度的精确计算。我一致认为科学是人类的科学,离开人类便没有科学 
 。而人类在研究尺度上必存在一个极限,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如果用量子力学 
 的不确定性原理,便可以解释为研究的尺度越趋于极限,测量的不确定性越大, 
 当到了不确定的程度影响研究结果的时候,便Game is over了 
 ,所以在微观上,科学除了原子弹我不知道它还能带来些什么,在宏观上,除了 
 一堆据说是很有名气的科学家唾沫星子乱飞的争论宇宙是起源于黑洞还是白洞, 
 还能带来些什么,倒是第三个方向少有人研究它或因它出名。吵吵闹闹的满街可 
 闻,默默做事的只能自生自灭。直到今天,混沌分形还是很多人话题中嗤之以鼻 
 的新鲜玩意儿,它们仅仅很新鲜吗?
 当今科学的最大毛病在于将精力花在许多无用功上,也许他们抱有一种堂吉诃德 
 般狂热的理想,认为自然是可知的,一切的一切均可知。实际上不然,科学的每 
 个成型的理论都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假设便是不可知的。现在据说有许多人在研 
 究大脑的功能,我不懂用人脑去研究人脑会是个什么结果。就象用自己把自己搬 
 起来一样,这可能吗?
 希望早有一天,我们惊奇的发现:
           世界如此和谐美妙。
           世界如此简洁精巧。
 不知什么时候,蛙声停了,抬头,天上依然繁星点点。
 ([email protected])
 
 -- ※ 修改:.flybird123 于 Nov 15 13:12:36 修改本文.[FROM: 202.98.23.214]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8.23.2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