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GB() 
整理人: pigboy(1997-09-07 17:14:59),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email protected] (懒懒的一刀), 信区: USTC 标  题: 少年班采访录 发信站: 中国科大BBS站 (Wed Feb 26 14:06:49 1997) 转信站: sjtubbs!sjtunews!ustcnews!ustcbbs
                      少            年            班                                                      张坤            -------摘自1997.2.2〖文汇报〗
 
    有人说:大学少年班至今没有获“诺贝尔奖”的主儿,却有“神童”到“流星”的   败笔,是不是有饽当初培养人才的初衷?   有人问:少年班学生是一群精神苍白的“书呆子”、“出国迷”吗?   还有人怀疑:少年班究竟是“拔苗助长”,还是改革创举?   ......   1978年,第一个少年班在中国科技大学诞生。随后,全国相继有北大、清华等   13所大学办了少年班。然而到今年为止,除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华中理工、东   南大学、吉林大学、科大等6所大学尚在招生外,其余大学的少年班已基本停办。   有关少年班的报道,似乎越来越成为敏感的“禁区”。   与全国少年班萧条状况相比,科大却是另一番景象:每年招生供不应求;1996   年,全国有近800人报考少年班,录取58人,这是继第二期(1000多人报   名)后第二个招生高峰;18年来毕业的494名学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占72%   ,有100多人获博士学位,比例远高于普通本科生,这个优秀群体中,曾创出中   国教育界一系列“之最”:年龄最小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授......   当我来到科大采访少年班时,从领导、老师、学生眼里,读出的却是警惕。“谢绝   采访,请多包涵”,之前许多记者,一个个遗憾而去。   “孩子们正在成长中,过多的宣传或‘捧杀’可能毁掉个别学生,我们有过教训”   ,尹鸿均副校长谨慎地说,“少年班作为一项有世界意义的教育探索,有很多值得   总结的经验教训。
                        谢彦波:调整状态                       宁铂:  一切随缘     谢彦波曾作为少年班第一期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引人注目。他11岁进少年班     前,是个从小学五年级直升高中的小“神童”。     正在科大读博士的谢彦波,和我谈起他目前在专业上的思考和研究,滔滔不     绝。怕我不懂,他在口袋里掏了半天,掏出一张纸片,认真地写下一行术语     :假设一个铜氧化合物样品在液氮是超导,则机制一定是电声子相互作用,     并且超导波是S波......“许多细节很重要,需要进一步求证”,谢     彦波低着头,反复将术语看了几遍,口中念念有词,似乎沉浸在他神秘“超     态”中。     我真有些不忍打扰他。但关于谢彦波的一个个“迷”,涌上心头。     “当年你在美国留学时,为什么离开获诺贝尔奖的导师,学位没拿到就回国     ?是不是因为你们之间的关系太僵了?”     谢彦波的头微微抬起,两眼越过我的头顶,似乎看着很远的地方说:“这个     问题很复杂。我和导师没分歧。那时我还小,与人相处能力可能还不强。”     少年班毕业生如今最大的也才32岁,大都还在继续深造,且不说急功近利     是人才培养大忌,就是真的一时未能解开什么谜,那一份努力和探索,难道     就能轻易说一声“不值”吗?     和小谢交谈很累,不知采访和他并称为“神童”的宁铂,会不会也是这样?     宁铂曾是由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批示,以优异成绩考入科大第一。18年过去     ,宁铂也可说是毁誉最多的新闻人物。问起当年他为什么拒绝报考研究生,     为什么放弃出国的追求?宁铂淡然一笑:“有人说我害怕考试和压力,越混     越惨,我本来就是不愿生活在大压力中的普通人。”     宁铂坦言当年幼稚、虚荣,想以不考研不出国也会干好,证明自己本来就是     “神童”。后来连考三年托福,却因种种原因未如愿。留校任教后,他曾弃     教跑到南方“下海”,但干了一段时间又回校继续任教。     宁铂不久前调到教务处工作,干得很出色。他刚刚从西安参加全国工科教学     研讨会回来,会上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学部委员柯俊提出的“工科学生应素     质全面,要有平民意识”的多元人才观。     问起以后的打算,宁铂说:“一是更多的了解宇宙、人类,用我自己的方式     研究理论物理;二是尽职尽责,一切随缘,不妄语、不说假话、不做无聊之     事”。     看着语带“禅”机的宁铂,忽然间眼前闪现这样一幕:少年宁铂出口成章,     谈笑间,“逼”方毅副总理棋盘称输......
 
                        周逸峰:不经历挫折,人会很脆弱                       赵军:  王老师,你要挺过来
  --                              我是传说中的克隆熊猫。                                KGB  的大名刻下了……                    
  ※ 来源:·Netease BBS bbs.nease.net·[FROM: gw.gzne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