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oiye() 
整理人: (1999-09-13 14:06:34), 站内信件
 | 
 
 
负质量宇宙的起源:(简述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万周迎(浪子)  
 微波背景的观测确定了宇宙曾经有过激烈的巨变式的起源,曾经以自然优美的形  
 式吸引大家注意的稳恒态宇宙模型不能以自然的方式解释这一观测事实。于是大  
 爆炸宇宙学说占了主导地位,基于大爆炸理论的宇宙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微波背景  
 的起源并精确预言了辐射温度值的大小。并经不断完善,最终成为 "标准模型"。  
 在观测数据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标准模型较为成功地以一致的方式描画了宇宙图  
 景。同时标准模型也留下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加速膨胀的宇宙观测结果就是  
 其中之一。下面我们试着用负质量来理解宇宙的创生与演化。 
 假定原初宇宙(物理宇宙)起源于量子涨落扰动产生的局部区域,当涨落产生局  
 域质量为正时,正质量区域是力学稳定的,不会产生剧变式的爆炸。而当这种区  
 域质量为负时大爆炸就会发生,这种爆炸主要源于负质量区域的力学不稳定性。  
 这样宇宙最初起源于负质量的真空区域,在大爆炸的同时,由于宇宙体积的增大  
 ,负质量的密度趋向于零,作为一种负反馈机制,必将有正质量产生,这样,宇  
 宙中的可见和不可见正质量物质来源于负质量宇宙膨胀过程中的负反馈。同样,  
 正质量产生后,由于膨胀的负反馈也会产生负质量,但只要宇宙还在加速膨胀,  
 就意味着负质量态的负反馈机制起主导作用,这样就会有正质量的连续创生。但  
 这种创生的具体机制与过程现在还没有一个可用的模型来描述。特别是现在的宇  
 宙已经远离了大爆炸的处态,这种物质创生是宇宙尺度的,在我们观测范围内将  
 很难找到确切的证据。但是物质连续创造的假定在稳恒态宇宙模型中是必须的。  
 另外,狄拉克的大数假说也预言了物质连续创生过程。 
 另外基于这一模型我们的正物质处于浸没于负质量海中的状态,为什么正负物质  
 不会局部湮没成零呢?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事实上这种湮没过程随时存在,  
 只是必须以宇宙尺度才能明显观察到,况且在正负质量互相转化时由于处在非平  
 衡的膨胀过程中,负质量转化为正质量的负反馈占相对主导的地位。总之我们还  
 能生活与思考而没有溶解于真空或被不断创生物质挤扁,得益于宇宙正处在相对  
 稳定膨胀的时期。 
 欢迎讨论! 
 E_Mail: [email protected] 
 转贴请连作者名一起转贴。谢谢! 
 
  -- 浪子无家,寻梦天涯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6.177.1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