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igitcom() 
整理人: bsese(1999-06-24 13:53:07), 站内信件
 | 
 
 
我们知道具有高能态的物体总是趋向与向低能态转化。比如,瀑
 布上的水(具有高势能)总是向低处(低势能)流动。但是在很
 多情况下,这种转化总受到阻碍。比如下图中,A 点的势能比B 点
 高,但是由于有一个C 点(一般称为势垒)的阻碍,必需有一个
 外部的能量,先将A 提高到C 点的位置,才能释放出A 的势能。
 
          C
         /\
 ___A___/  \
            \
             \__B____
 
 但是在很多实际现象中,尤其是在原子放射现象中,高能态的物体不
 需要外部能量,就能够避开势垒,自发的向低能态转化。就好象在A
 点和B 点之间有一条捷径(或隧道)一样。我们知道原子核是靠强力
 维持稳定的。这强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将质子和质子之间的电排斥
 力完全克服,牢牢的将他们绑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原子核。但是在铀
 235 的原子核内,某些质子和中子就能够避开这强有力的束缚,而逃
 逸出去,这就是铀235 的自发衰变。量子力学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逃逸出去的质子或中子是因为偶然的获得了高能量,从而克服了强力
 的束缚。但是这“偶然”的机制是什么呢?
 
 记得一个美国的科普学家对量子隧道作过一个很好的比喻:
 
 在太空中放置一个正立方的黄金块,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自发的变成
 球型(因为球型比立方体的势能低),然后它会变成铁球(因为铁原子
 是能量最低的原子核,比铁轻的元素聚变可以释放能量,而比铁重的元
 素裂变可以释放能量)。但是铁球中原子和原子之间的空隙太大了,所
 以,它会变成没有空隙的中子星,但是中子星有半径就会有势能,所以,
 最后它会变成黑洞(零半径,没有势能)。
 这位科普学家用量子力学对这一过程所需时间作过计算:大约是
 10^(10^17)年。这比宇宙的年龄长的太多了: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00亿年
 (10^10年或10^(10^1)年)。
 
 
  -- 在宇宙中流浪了一百亿年的光子,
 希望有一天飞进你的眼中,在你
 的脑海深处的某个神经末梢上,
 引起一丝难以察觉的颤傈。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0.27.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