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otis() 
整理人: lotis(1999-07-21 14:29:07),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merriment (想吃天鹅肉), 信区: Books
 标  题: 台湾文学经典诞生
 发信站: BBS 一网情深站 (Tue Jul 13 16:51:44 1999), 转信
 
 
 由台湾《联合报》等发起评选的“台湾文学经典”年初揭晓,共有三十部作品入 选。 
  
 这次评选过程较为公开、透明,且有一定公正性和权威性。其间多次开会讨论。 第一次开 
 会,始在文学领域中思考;到第二次开会时,扩大到文化范畴的经典名著,参与 人涵盖了 
 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层面。第三次又重新回到文学领域中。而接下来的三个 阶段,光 
 是预备作业的严谨就已 
 难能可贵。每个文类由一位专业学者提出书单,再由两位决选委员加以整合、补 充,经过 
 开会后定稿,才形成初步的一百五十本推荐书单。经过九十多位专业人员的复选 ,圈定了 
 五十四本,最后决选出三十本,请人撰稿,在3月时发表论文,然后公开讨论,再 集结出 
 书,让社会知道整个过 
 程。 
  
 最后入选小说类十本:白先勇《台北人》、黄春明《锣》、陈映真《将军族》、 七等生《 
 我爱黑眼珠》、张爱玲《半生缘》、王文兴《家变》、李昂《杀夫》、王祯和《 嫁妆一牛 
 车》、吴浊流《亚细安的孤儿》、姜贵《旋风》。 
  
 新诗类七本:郑愁予《郑愁予诗集》、余光中《与永恒拔河》、痖弦《深渊》、 周梦蝶《 
 孤独国》、洛夫《魔歌》、杨牧《传说》、商禽《梦或者黎明》。 
  
 散文类七本:杨牧《搜索者》、梁实秋《雅舍小品》、王鼎均《开放的人生》、 陈之藩《 
 剑河倒影》、陈冠学《田园之秋》、琦君《烟愁》、简贞《女儿红》。 
  
 评论类三本: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王梦鸥《 文艺美学 
 》。 
  
 戏剧类三本:姚一苇《姚一苇戏剧六种》、赖声川《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张 晓风《晓 
 风戏剧集》。 
  
 关于“经典”所代表的意义,决选评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王德威教授认 为,是某 
 种典范、典律。而经典的观念,不是今天才形成的。过去,不管是西方或中国的 传统上, 
 人们都希望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空中找寻一组可以一再研读、保留或者可以促进思 考的名作 
 。经典的追寻,一方面 
 包括了对文类本身的一种虔诚的信仰,另一方面也有强烈的美学信念,以及对某 一阶段文 
 学史的期许。同时也要想到历史的各种因素,促成了这个经典的建立,以及未来 这样的经 
 典被改写、被颠覆的可能性。 
 
 --
 ※ 来源:.BBS 一网情深站 bbs.szptt.net.cn.[FROM: 202.112.10 3.29]
 --
 ※ 转寄:.BBS 一网情深站 bbs.szptt.net.cn.[FROM: 202.96.154 .214]
  -- 请光临"宇慧文学视界"
 http://plains.yeah.net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78.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