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ike_wei1(中央政治局常委) 
整理人: ashleyliu(2002-01-14 12:34:15), 站内信件
 | 
 
 
★原文转载自Cantonese版tedyboy的《中国著名禁片概览》★ 《武训传》 
 
 出品单位:昆仑影业公司。 
 出品年代:1950。 
 编剧: 孙瑜。 
 导演:孙瑜。 
 演员:赵丹,黄宗英 。 剧情梗概:该片是一部以清朝未年武训的生平事迹
 为内容的传记影片。武训出身贫寒,曾随母亲靠乞讨度日。他深切地体会到
 穷人读书识字的必要性,因此不惜几十年唱歌卖艺,积攒善款,筹办义学。
 影片以细腻的叙述方式,展示了少年武训的苦难生活和他从青年时代起由
 “行乞兴学”而终于获得“苦操奇行”、“千古一人”美誉的一生经历。 
 
 影片背景 
 《武训传》从1948年夏天开始由中国制片厂筹摄,解放后又经原编导者修改,
 于1950年10月由昆仑影业公司完成。影片公映后,毛泽东为《人民日报》写
 了《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 的讨论》的社论。由江青等人撰写的《武训历史
 调查记》认为:“武训是一个以兴义学为手段、被当时反动政府赋予特权而
 为整个地主阶级和反动政府服务的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随着对《武
 训传》的批判在全国展开,新中国第一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也由此开始。
  
 
 《早春二月》 
 
 出品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 
 出品年代:1963年。 
 原著:柔石。 
 编剧:谢铁骊。 
 导演:谢铁骊。 
 演员: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 
 
 剧情梗概:1926年,对革命感到失望的知识青年萧涧秋应好友陶慕侃之邀来
 芙蓉镇教书。他的老同学李志豪在前线阵亡,留下穷困的文嫂和孩子。萧涧
 秋同情文嫂,并帮助她的女儿上了学。陶慕侃的妹妹陶岚和萧涧秋之间慢慢
 产生了爱意,引起富家子弟钱正兴的嫉妒。不久,关于萧涧秋和文嫂之间关
 系暧昧的消息在小镇上传开。萧涧秋决定牺牲自己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
 妻。北伐开始了,文嫂却因屈辱而投河自尽。萧涧秋愤然离开芙蓉镇,陶岚
 也追他而去。 
 
 影片背景: 
 1962年,中国略微从自然灾害与狂热的政治运动中缓过气来,文艺界也稍稍
 有了喘息之机。一些电影工作者恢复了创作活动,并拍摄出一批具有相当水
 准的电影作品,这其中包括《北国江南》、《早春二月》、《舞台姐妹》、
 《林家铺子》、《抓壮丁》等重要影片。但很快这些电影都遭逢厄运,被当
 作阶级斗争新动向严加打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早春二月》获得了在全
 国57个城市放映的机会,这并非因为它通过了审查,而是被当作大毒草,供
 全国人民批判之用。 
 
 
 《苦恋》 
 
 出品单位:长春电影制片厂。 
 出品年代:1980年。 
 编剧: 白桦,彭宁。 
 导演:彭宁。 
 演员:刘文治,黄梅莹。 
 
 剧情梗概:一对侨居海外的画家夫妇在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毅然决定重返祖
 国的怀抱,他们的孩子也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呱呱落地。但这双爱国华侨却
 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尽迫害,他们的女儿从小也受尽歧视。男主人公在逃亡
 中冻馁而死,临死前在雪地上爬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
 女儿执意出国。在亲人试图挽留她的时候,她说:“你们爱祖国,可是祖国
 爱你们吗?”这段台词成为《苦恋》最大的罪状。 
 
 影片背景: 
 《苦恋》改编成电影后更名为《太阳和人》,但前者的影响无疑更为巨大。
 这部影片在举行内部放映的时候引起很大争议,指责者甚至上升到违背四项
 基本原则的高度。随之而来的是贯穿于1981年全年的对该片的批判浪潮。本
 片从未公开上映,因此后来的人们只能通过白桦的剧本了解该片的一些基本
 情况。 
 
 
 《芙蓉镇》 
 
 出品单位:上海电影制片厂。 
 
 出品年代:1986年。 
 编剧:阿城、谢晋。 
 导演:谢晋。 
 演员:刘晓庆,姜文,郑在石,徐松子。 
 
 剧情梗概:
 胡玉音和丈夫黎桂桂在芙蓉镇以卖米豆腐为生,有“豆腐西施”的美誉。
 “四清”运动中,以李国香为首的工作组把胡玉音打成新富农,黎桂桂被逼
 自杀。二流子王秋赦在“文革”中也当上镇党支书,芙蓉镇笼罩在恐怖中。
 胡玉音与右 派分子秦书田逐渐相爱,但秦书田又因为“反革命”被判刑十
 年。十年动乱结束了。秦书田平反回到镇上。这时王秋赫已变成疯子,他敲
 着破锣,嘶哑地叫嚷着“运动了,运动了……” 
 
 影片背景:谢晋导演的一部反映建国以来多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悲欢离合的
 电影。在当时引发了人们对“四清”、“反右”、“文革”等历史问题清算
 的热情。但总的来说它仍然还是一部谢晋式“哀而不怒”的电影,最终通过
 审查,修成了正果。 
 
 
 《蓝风筝》 
 
 出品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出品年代:1992年。 
 编剧: 萧矛。 
 导演:田壮壮。 
 演员:吕丽萍,李雪健,濮存昕。 
 
 剧情梗概:本片透过小孩铁头的眼光,反映了自1953年至1967年的大陆历次
 政治运动。女主人公是铁头的母亲陈树娟,一生际遇坎坷。第一任丈夫被错
 划为右 派,在北方劳改时被倒下来的大树压死。好友李国栋为照顾铁头母
 子,成了第二任丈夫,但在大跃进后期的大荒积劳成疾致死。第三任丈夫是
 老干部,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批斗致死,她也被划成反革命分子。 本片以悲
 哀、灰暗的基调讲述几十年的故土旧事,透视埋在历史灰烬下的人的命运。 
 
 影片背景: 蓝风筝是第五代导演执导的电影当中最直面政治历史的一部作
 品,但由于影片有香港及日本资金,故得以日本影片名义参加国际电影节。
 曾获日本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奖。但由于中国电
 影代表团为此愤而退出东京电影节,因此该片与导演所受到的处罚最为严厉。
 
 
 《霸王别姬》 
 
 出品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汤臣电影事业有限公司。 
 出品年代:1993年。 
 编剧:李碧华、芦苇。 
 导演:陈凯歌。 
 演员:张国荣,巩俐,张丰毅。 
 
 剧情梗概:演生角的段小楼与演旦角的程蝶衣是自小在一起长大的师兄弟。
 两人合演的《霸王别姬》誉满京城,他们约定合演一辈子《霸王别姬》。后
 来段小楼娶了名妓菊仙为妻,依恋着师兄的蝶衣决定不再与小楼演这出戏。
 文化大革命中,段小楼成了牛鬼蛇神。在造反派的威逼下,师兄二人相互揭
 发“罪行”。菊仙承受不了打击,上吊自尽。打倒“四人帮”后,师兄二人
 在分离了22年的舞台上最后一次合演《霸王别姬》,蝶衣在师兄小楼的怀中
 结束了自己的演艺生涯,也结束了这出灿烂的悲剧。 
 
 影片背景:《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电影创作中的一个转折点。这部影片为他
 赢得了戛纳大奖,但也宣告了第五代文化反思时代的最后终结,第五代全面
 转型基本告一段落。本片之所以在大陆未能公映,与其所展现的京剧名角在
 文革期间惨烈的屈辱史不无关系。这也是九十年代“反思电影”所遭逢的共
 同障碍,而影片流露出的几分同性恋气息也使其在当时受到排斥。 
 
 
 《活着》 
 
 出品年代:1994年。 
 编剧:余华。 
 导演:张艺谋。 
 演员:葛优,巩俐。 
 
 剧情梗概:大少爷徐福贵嗜赌成性,妻子家珍屡劝无效,带着女儿凤霞回娘
 家。当夜福贵输光全部家产,父亲给他气死。一年后,家珍带着女儿及手抱
 的男婴有庆回家,福贵痛改前非,走埠演皮影戏维生。适逢国共内战,福贵
 先被国民党拉俘当兵,后被俘掳。好不容易获释回乡,庆幸一家团圆,却发
 现凤霞生病成了哑巴。数年后,大跃进运动及文化大革命先后发生,有庆与
 凤霞亦先后惨死。剩下凤霞难产生下的孙子馒头跟老人家继续活下去。 
 
 影片背景: 本片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通俗剧风格,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
 姓“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观,对大陆的政治运动荒谬性作出嬉笑怒骂的批
 判,是罕见的黑色喜剧佳作,但在大陆遭禁映。因投资者为香港年代公司,
 故在海外均有公映。 
 
 
 《邮差》 
 
 出品年代:1995年。 
 编剧:何建军。 
 导演:何建军。 
 演员:冯远征,梁丹妮,濮存昕。 
 
 剧情梗概:故事发生在北京的一个冬天。小豆是一个沉默内向的青年,和他
 的姐姐(梁丹妮)住在一起。他的工作是负责收发幸福区内居民的信件。在
 百无聊赖中,他开始把信件偷偷带回家拆开看。渐渐地他不满足于只是偷窥,
 而是开始干预别人的生活。他写匿名信,冒名写假信,甚至闯入别人家中,
 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以为可以改变别人的生活,然而,最后他发现他只是改
 变了自己。 
 
 影片背景:这部电影是导演何建军得到鹿特丹电影节的一个基金的资助拍摄,
 并在欧洲完成后期制作的。这就决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国内获得放映的机会。
 从国外电影节或电影基金获取资金支持是不少青年电影导演的基本运作方式,
 也是他们完成的电影无法得以审查通过并与观众见面的根本原因。 
 
 
 《爸爸》 
 
 出品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出品年代:1996年。 
 编剧:王朔,冯小刚。 
 导演:王朔。 
 主演:冯小刚,胡晓培,徐帆。 
 
 剧情梗概:本片改编自王朔90年代早期的一部小说《我是你爸爸》。讲述了
 丧妻的男人马林生与他一手拉扯大的儿子之间日趋紧张的关系。这个在机关
 里混日子的小职员在对待儿子的时候,时而滥施暴力、时而摇尾乞怜,有时
 又满腔热情地和儿子称兄道弟。但最终父子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影片背景:《爸爸》是中国著名“痞子文学”作家王朔的电影处女作,也是
 他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电影作品。这部影片据说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关系进行
 了一些隐晦的讥讽,因此从来就没有在国内公映。富有戏剧性的是2000年的
 瑞士洛加诺电影节将本片评选为当年的最佳影片,票友导演王朔也许并不因
 此有太多的兴奋感:本片的公映为此又遥遥无期了。 
 
 
 《小武》 
 
 出品公司:香港胡同制作公司。 
 
 出品年代:1997。 
 编剧:贾樟柯。 
 导演:贾樟柯。主演:王宏伟、左百韬。 
 
 剧情梗概:1997年,山西汾阳。小武是个扒手,自称是干手艺活的。他戴着
 粗黑框眼镜,寡言,不怎么笑,头时刻歪斜着,舌头总是顶着腮帮。他常常
 抚摸着石头墙壁,在澡堂里练习卡拉OK,陪歌女枯燥地压马路,与他从前的
 “同事”现在的大款说几句闲言淡语。他穿着大两号的西装,在大兴土木的
 小镇上晃来晃去。每当城里风声收紧,小武总是被公安人员第一个看押起来。 
 
 影片背景: 这部影片的悄然问世及它此后对中国青年影人所产生的影响都
 是标志性的。导演贾樟柯凭借《小武》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中国青年
 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与其他独立制片人并无二致,走
 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在国内,
 《小武》及其他类似的电影作品都是通过录像带或盗版VCD的形式与观众见
 面的。对崇拜他的人而言,贾樟柯似乎代表着“业余电影时代”的到来。 
 
 
 《赵先生》 
 
 出品年代:1998年。 
 编剧:述平。 
 导演:吕乐。 
 演员表:蒋雯丽,张芝华,陈怡楠。 
 
 剧情梗概:上海的下岗女工周若敏无意中发现她的教授丈夫赵先生与从前的
 女学生田静在搞婚外恋。第二天,田静告诉赵先生,她已经怀上了他俩的孩
 子。赵先生含糊其辞,令田静伤心失望,去医院做人工流产。闻讯赶来的赵
 先生在手术室外与田静的一位朋友动起手来。赵先生落荒而逃,被卡车撞倒。
 第二年秋天,已成植物人的赵先生被从医院接回家中。在赵的办公室里,周
 若敏与田静不期而遇,她们都是来为赵先生整理东西的。这时,桌上的录音
 电话传出了第三个女人的声音,她是赵先生遇车祸前一刻认识的。 
 
 电影背景: 第五代最杰出的摄影师之一吕乐试图通过拍摄处女作《赵先生》,
 像他的同门师兄张艺谋一样成功转型成电影导演。但这一努力却并未取得太
 大的成效,虽然本片在瑞士洛加诺电影节获得金奖,不过依然未能摆脱在国
 内禁映的下场。他执导的第二部电影《小说》据说因为情节晦涩,也处在封
 存状态中。 
 
 
 《鬼子来了》 
 
 出品年代:1999年。 
 编剧:姜文,述平。 
 导演:姜文。 
 演员:姜文,姜鸿波。 
 
 剧情梗概:日本侵华战争中,撤退的中国军队在村民马大三家里留下两个黄
 麻袋,马大三发现其中装着一个日本鬼子和一个汉奸翻译。6个月过去了,
 中国军队不见踪影,村民们必须精心地看管住这两个俘虏不让敌人发现,而
 且还要防止俘虏查觉到情况的变化。村民们要求马大三解决这两个鬼子,但
 他却下不了手。鬼子向马大三提议,愿意以粮食来换取自由,这可以救济正
 陷于饥荒中村民。马大三相信了这个在他家住了多时的鬼子,结果却出乎他
 的意料,一双方互为友好的宴会在日本兵对村民的大屠杀中结束,村子也被
 烧成白地。 
 
 影片背景:《鬼子来了》是姜文在成功执导《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第二部
 电影作品,影片在题材的深刻性与影像的丰富性上都达到了姜文电影创作的
 又一个高峰。但他却在未经电影局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该片送往戛纳电影节
 参展,并获得了评委会大奖。但如此崇高的荣誉仍然不足以打动电影局领导
 的心,迄今为止,《鬼子来了》还只是一声“狼来了”,始终不见放映的踪
 影。 
 
 
 《十七岁的单车》 
 
 
 出品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 
 出品年代:2000年。 
 导演:王小帅。 
 演员:周迅, 李宾,高媛媛。 
 
 剧情梗概:十七岁的阿贵从乡下来到北京,开始他的城市生活。他的梦想是
 买一辆山地自行车。阿贵给自己找了一个自行车快递的工作,当他就快要存
 够钱时,发现他的自行车不见了!他焦急地寻遍了整个北京,终于发现另外
 一个男人骑着他的自行车。他于是急忙追了上去,展开理论。但是,那个男
 人是在跳蚤市场上买到他的车的,他们两个人,必须要商量出一个办法,一
 起使用那辆自行车……。 
 
 影片背景: 《十七岁的单车》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王小帅的最新作品。
 按照制片方协议规定,该片如果参加国际电影节,须经过电影局审查批准方
 可。但王小帅显然对使电影局满意信心不足,在没有拿到审片结论之前便携
 片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赢得了一尊银熊奖。这使得《十七岁的单车》
 成为迄今为止最新一部被禁止在国内公演的电影。
 
 
 
  ---- 青BB嘅青头仔,红当当嘅大姨妈,黄琴琴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