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mongstar(太阳鱼与猫共舞) 
整理人: becky_lang(2002-08-28 23:26:47),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epicurean (伊鸠),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语言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参加了几次政汁活动,看到一些事情--对语言的运用
 如果你想支持一个人,哪怕他说的是错的,你也可以赞同
 如果你要反对一个人,哪怕他说的是对的,你也可以说否,
 例子
 
 A支持B,反对C
 C: 5+4=9
 A:我不同意C的提法,更正确的说法是4+5=9
 
 B: 5+5=9
 A:我同意B的看法,但补充一点,5+4=9
 
 所以,“赞同”“反对”的实质是表态,而不是讨论问题。在国家领导人尤其
 如此。国家领导人表示“赞同”或“反对”哪一个观点,本身就是一种行政行
 为,而不仅仅是对观点的讨论。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实际,在意见不同时,语言不是来"论理"的,而是借论理来进行
 斗争的工具.
 
 语言的这种双重性--"说什么",论理  --做什么,行为工具.
 
 如果语言仅仅是用来论理的,那么,口气,方式,就不重要,可以替换.
 如果语言是行为工具,那么,其中的道理就不重要,而说话的方式口气重要.
 
 而,的确,在这个世界,语言一直就有两重性,甚至,作为工具的性质更多.
 
 因为,这里本不是一个"讲理"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