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bcdefggg() 
整理人: happywang(1999-12-10 17:56:19), 站内信件
 | 
 
 
近日,不少媒体重墨特别提出,我国长途电话以分计次,市内电话以三分计次, 
 每年多收用户的电话费上百亿元,并且强烈要求改为按秒计次。实际上,资费
 是否合理主要在于费率而不在于计费方式。城市出租车按公里计价或者按10公
 里计价都没有太大问题。我想如果每足一分钟以后或者足三分钟以后再计次或
 许不会出现以上异议,但是电话接通过程中,已经占用了比同样通话时间更多
 的链接成本,不足一分钟的电话怎么办呢?另外改变计费方式也并不像设备厂
 家的技术人员说的那样简单。一是增加计费成本,二是网络运行一刻也不能停息 
 。90年代初美国长途电话网络就有过一台设备因改变软件引起全网瘫痪9个小时
  的教训。电话计费的发展方向也不是愈来愈细,而是趋于简单、透明,最理想的 
 办法是实行包月制,易于做到公正和公开,还可以解决目前的热装冷用问题。
 电话装得多,使用少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未来电信计费单元不应该是分、 
 秒,而应该是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段。
 
   还有人对电话月租费十分不理解,认为用户用一吨水交一吨水的钱,为什么 
 我这个月一个电话没打也得交20多元钱。其实电信服务与水、电、煤气是两码事 
 ,人类利用物质、能量是工业社会的标志,用一吨少一吨,资源愈来愈宝贵。
 而信息是越用越多,越多才越有用。电话一旦开通,使用次数多少与成本几乎无 
 关,一次不用,同样占用一定的机线设备和网络的机会成本。这就是信息经济学 
 研究得出的两条重要结论——效用递增原理和成本递减原理。那么是不是应该马 
 上都改为包月制收费方式呢?这也有一个条件是否成熟的问题,一是网络通道必 
 须充分宽畅,不会造成拥塞,二是多数消费者能够承担得起。美国许多城市电
 话包月收费19美元,相当每月160元人民币,多数中国居民还承担不起,香港本
  地电话包月制收费标准是68港币,实际成本是90港币。因此现阶段我们只能采用 
 月租加计次的复式计费方式,使多数人不会吃亏。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60.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