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oogen() 
整理人: gzwzw(1999-12-10 21:19:17), 站内信件
 | 
 
 
    我自认不是很挑剔的读者。就象我不会介意吃珍珠米还是吃廉价米,
 不会计较青岛啤酒还是其他啤酒一样。在读一本书的开头,基本上我已经
 认同作者安排的思路和结局。——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就如同对待我们自
 己的命运。我们无法对上帝的决定指手画脚。
     但有句话是世间无绝对。是的,什么都有例外。包括我的不挑剔。
     记得,第一次发现作者的结局实在让人看着憋气的,还是读琼瑶的
 《碧云天》。那是个很好的书名——碧云天,黄叶地,有比这更美的秋景
 了么,那是清爽无比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官想象:走过黄叶纷纷的路径,脚
 下沙沙的碎响,而头顶是蓝的不能再蓝,高的不能再高的天。有风迎面相
 面,凉而且清爽。这样的书也该是清新的如秋天的吧,我想。
     可这本书却不是我想象的这样。那样交缠不清的三角爱情,沉重累赘。
 我感觉作者有心为每个她笔下的人物辩护,她也许想造就一种事非人是的
 戏剧情节,让每一个都完美无缺,只是世事逼人,不是人逼世事,于是每
 个都苦闷着,付出着,痛苦着。但这是太不合理的公平。就象走过秋季的
 草丛,却没带一两颗草子回来一样荒谬。如果作者有心安排我们走过雨季,
 淋了场雨,最自然的结果就是满身湿濡。但作者的好意却象一件万全的雨
 衣,——没有比着更不自然的了,不自然到没法容忍。
      所以作者在最后会安排一个崇高的放弃爱情的碧,一个过往不究善良
 的云(多么虚伪,我想云纵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吧),安排一个忠于
 爱情同时忠于家庭的天。
      看后,心里憋着一股气。没处发的气。真想撕开雨衣,撕开一切崇高
 的完美的东西,让大家都淋在雨里,淋湿淋透——至少那是真实的,人与
 天的完美结合,哪怕丑陋哪怕冰冷。
      如果是我,我会把云塑造成《兔丝花》里的早逝的母亲。
      如果是张欣,也许会塑造成一个三人的悲剧。
      如果是亦舒呢,我还没想出来。
      但哪种都比琼瑶的结局好。
      至少我这么想。
 
 
 
 -- 我是菊
 淡淡淡淡的开
  ※ 修改:.koogen 于 Aug 31 20:02:54 修改本文.[FROM: 202.101.132.225]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32.2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