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_xiaoyao() 
整理人: 2sinxcosx(2003-10-23 19:18:04), 站内信件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中医的神话
 
 neuroglia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与疾病做斗争的几千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这一切
 经验的总结就是中医。在现代医学(西医)相当发达的今天,这些经验仍然是
 不可忽视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防病治病,保障健康主要靠现代医学,中
 医只是处于辅助、从属的地位。然而可能是出于祖先崇拜或者是厚古薄今的心
 理,在民间仍然流传着片面抬高中医的种种说法;更有甚者,一些别有用心的
 人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不负责任地鼓吹中医高明,断章取义地解释中医理论,
 故意混淆概念,制造了一个个中医的“神话”。现在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些
 说法错在何处。
 
 神话一:中医讲究整体,讲究联系,把人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所以脚上的痛
 苦可以从头上(如耳针)治疗。而西医把人看成机器,把整个的人机械地分割开
 研究,不懂得联系的道理,所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分析:说现代医学不懂得联系,不懂得人身是一个整体,这纯属胡说八道。事
 实上,任何医学研究的结果都是要治疗一个人!而不是治疗人的某一个部分。
 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一种医学,都是把病人当一个整体对待的。中医强调整体联
 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限于生产力的水平,中医缺乏了解细节的能力。而现
 代医学有能力研究生命过程的细节,同时又将这些细节组合起来,这才能更好
 地把握整体。可以大到人体,小到分子,进行综合研究。虽然,在现代基础医
 学研究中,常常利用离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可是这类研究的结论从来就只
 是个线索,必须经过体内实验的研究进行验证。就是说,必须在人体的整体环
 境中确认其结论。没有哪种药物,仅仅经过体外实验就用于临床的。这也说明
 了,现代医学从来就没有忘记人身是一个整体。
 
 当然中医有一种理论是现代医学不能接受的,就是中医的“全息”思想,即人
 体的一个小部分,会(定位地)反映整个人体的健康情况。中医相信耳廓的皮
 肤(或足底的皮肤)和全身的各个器官一一对应,象一个倒立的人形;相信手
 腕的脉搏会反映内脏的情况,而且是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现代医学相信
 人体是内在联系的,所以桡动脉——脉搏所在处——取血化验来了解(几十厘
 米以外的)肺的情况;但不能相信中医这种“全息”联系,因为中医既不能在
 理论上证明这种联系的必然性,实践中也找不到客观的“联系之物”是什么。
 我问学中医的人,为什么足底能对应人体,手掌就不能?为什么脉搏是左手
 心肝肾,换成肾心肝或肺脾命可以吗?没人能回答。我们应该说不相信这种无
 法证明的联系,并不是不相信所有联系。现代医学相信人体是内在联系的,但
 那不是中医式的联系。
 
 至于脚上的痛苦,应该从哪里下手治疗,现代医学完全不逊于中医。假如我遇
 到一个腿脚不便的病人,一定是通过细致的检查判断其病因如何。如果是局部
 的肌肉、骨、韧带的因素造成的,通常是以局部(脚)的治疗为主;如果考虑
 是神经源性的因素,病变部位可能在脊髓或脑,治疗手段就要作用于腰或头;
 如果是血管因素,在局部治疗的同时,必须考虑全身有无病变,是否与动脉硬
 化、糖尿病等有关,可能就要治心或胰等;这样的考虑还有很多。所以,说现
 代医学只懂得“脚痛医脚”,完全是一种污蔑。当您真的脚痛时,无论是中西
 医都要具体病症,具体分析,在没明确诊断时,谁都不能肯定从哪里开始治疗。
 
 
 神话二:中医治疗疾病是标本兼治;西医是治标不治本,难去根,易复发。
 
 分析:这是典型的把水搅浑的说法。中医病理中对疾病的分析有“标”、“本”
 的概念,分别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本质。比如疾病的本质是“阴虚”时,
 本来应该是面色发白,身上发冷;但也有可能表现出面色红润,手脚心发热,
 所谓“阳”征。这时说“本”是“阴虚”,“标”是“阳亢”。治疗是要综合
 考虑,要“标本兼治”,不能只顾一头。
 
 但同时中医治疗原则中又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说法,要求医生在急救时,
 抓住主要问题,在“标”的问题突出时,先予解决。
 
 这些说法,如果作为一种医学思维的逻辑,现代医学也是同意的,在对疾病进
 行分析时,也强调抓住疾病的本质。但是在中西医学临床实践的交锋中,现代
 医学在急救这个领域中表现出绝对的优势(现在所有的中医院的急诊都是西医
 方式),中医完全失去了这部分“市场份额”;而在其它领域,优势就没有那
 么明显,比如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还缺乏象良性肿瘤手术切除
 那样一劳永逸的办法,也就给中医留了一定的空间。一些人就把这个事实和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硬拉在一起,胡说什么西医只治标,不治本,只能管
 急救;中医是标本兼治,能去根,能管慢性病。如果按照他们的说法,为什么
 急救时你不看中医,不是连“标”一块都能治吗!假如你患了良性肿瘤,我看
 你怎么用中医“治本”,如果西医开刀手术,一刀割掉了,是叫治什么?
 
 这种神话还有一个要害:他们故意混淆“应该”标本兼治,和“能够”标本兼
 治。中医治疗的原则是标本兼治,这是个目标,但未必能治疗成功。但散布这
 种神话的人公开只说“中医是标本兼治”这七个字,蓄意误导老百姓,暗示“
 中医能够治疗疾病本质,能去根,不再复发”。因为中医其实也做不到“去根
 不复发”,所以他们只能暗示,不敢公开说。
 
 
 神话三:中医讲究辨证论治。
 
 分析:孤立地说这句话,并没有错。因为中医的一个重要原则和特色就是“辨
 证论治”。但反复强调这句话的人,可不是想陈述事实,他们用的是与前面同
 样的手法——混淆概念,误导大众。
 
 由于我们的历史和国情,一般老百姓都听说过“辩证法”,尽管多数人不见得
 懂“辩证法”的内容(矛盾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否定之否定),但大都知
 道这是个好东西,是褒义。稍微有些知识的人,会知道与“辩证”的反义词是
 “僵死、一成不变、形而上学”,可见“辩证”有多好。
 
 而中医的“辨证论治”是说疾病的诊断,在确定病名后,还要按病人的具体表
 现,确定其属于何“证”。比如咳嗽,要分辨病人是“寒”、“热”还是“燥”
 哪种“证”,不同的“证”用不同的药。这种方法本身的好坏不在我们现在讨
 论的范围内。
 
 请大家注意“辩证法”和“辨证论治”本来毫无关系,汉字的写法也不一样。但
 那些“造神话”者,就是想让你认为这两者是一件事。他们反复强调“中医讲究
 辨证论治”,就是想让你认为中医符合“辩证法”是好的,西医是“僵死的、一
 成不变的、形而上学的”
 
 神话四:纯中(草)药制成,无毒副作用。
 
 分析:彻头彻尾的谎言,目的就是骗老百姓的钱。
 
 第一, 正规的中医,都承认中药有毒副作用,《本草》等药书上都明确记载乌
 头、附子、洋金花等药物的毒性很大。
 
 第二, 千百年前象东汉小皇帝喝的鸩酒、武大郎吃的砒霜这些毒药,肯定不是
 现代化工产品,不是中药是什么,你能说它没毒吗?
 
 第三, 老百姓很少听说中药的毒副作用的报道,原因不是中药没有毒副作用,
 而是我们对中药研究的还很少。古代人限于能力,对中药的毒性只有粗略的记
 录;而中药的现代医学研究还很不足。就已经研究过的中药来说,毒副作用也
 是不小的。如果你害怕药物的毒副作用,我看你还是吃西药。毕竟西药的毒副
 作用还有说明书,有研究文献上的记载,你还可以小心,可以预防。避免糊里
 糊涂地吃中药,糊里糊涂地中毒。
 
 第四, 稍微夸张一点说,连大米饭、食盐都不是可以随便吃的东西。糖尿病人
 过量进食大米饭可能加重病情,高血压患者吃盐过多会升高血压,暴饮暴食会
 诱发急性胰腺炎。更何况“是药三分毒”,中药哪里有那么安全?
 
 
 神话五:西医发展已经到头了,以后要向中医学习。
 
 分析:21世纪学习中医的人还在看2000多年前的《内经》,1500年前的
 《伤寒》、《甲乙经》,500年前的《本草纲目》。中医近二百年有什么
 重大发展吗?莫说现代医学向中医学习如何发展,中医自己都很难维持和
 发展了,哪里有什么能力去指导现代医学。
 
 以上,我们分析了有关中医的种种神话,目的是要戳穿一些牛皮,澄清一些
 偏见。当然,我认为正统的中医(不骗人的)在可望的将来还是会发挥一定
 的积极作用,尽管前景不太乐观。
 
 
 作者背景简介:199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某三甲综合医
 院神经内科作临床医生至1999年。现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分子生物学)。对
 中医的了解来自大学《中医学基础》这门课,文中有关中医的实例,如有叙
 述不当,敬请指正。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让我们把科学进行到底    
 附庸风雅者请进  
 对进化论有兴趣,那请进        
 欢迎光临自然科学版 
 三思科学论坛  
 三思言论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