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xrbdr62509(大南北) 
整理人: acupoftea(2001-06-20 12:35:26), 站内信件
 | 
 
 
         欺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生意经之七)
          
     这是一个古老、平凡、但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句话的前半句,是多
 数正直的生意人容易做到的,而这句话的后半句则是这个真理的精髓了。
 这生意经原本就是写在生意人的心中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有的生意人
 的生意经里压根儿就没有“诚”、“信”这两个字。即便是在法制十分
 完备的发达国家,商业欺诈行为也是屡见不鲜的。因此,防止受骗是任
 何一家公司生存、发展和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措施。
     对于生意人来说,“欺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应当植
 入到他的下意识之中。对于公司来说,这个真理也要以有关规章制度的
 形式体现出来。有一幅漫画:一个人只穿了个裤头以双手倒立,唯独两
 脚穿了一双皮鞋。他旁边站着一个人,正在拿走他仅有的还算值点钱的
 东西,即那双皮鞋。漫画的题目是:“在一个骗子的旁边总有一个傻
 子。”说实话,在生意人当中,没有傻子。谁见过傻子能做生意来着?
 虽不能说生意人中100%都是精明聪慧之人,但说有80%也是不为过的。
 因此,生意人受骗,说得雅一点,叫做“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聪
 明一世,糊涂一时”;说得俗一点,叫做“聪明人办傻事,鬼迷心窍”。
 在受骗的过程中,即便原来十分聪明之人,在骗子(们)布下的迷阵之
 中,确实在不自觉地扮演着傻子的角色,呜呼哀哉!
     受骗,在生意圈中是经常谈论的话题,尤其是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的法制尚不完备的中国。为什么聪明人会办傻事?其源由基本上可分为
 两类:第一,贪心;第二,轻信;两者兼备,则叫利令智昏。无论何类,
 其共性就是皆无“防人之心”!骗子全副武装,有备而来,而这位先生
 却心存麻痹,不设防卫,焉能不做傻子之理?甚至人家把他卖了,他还
 帮人家数钱呢!
     防骗,也是生意圈中长盛不衰的话题,尤其在假冒伪劣盛行的今天。
 为此,应做到如下“三戒”:
     第一,戒轻信人言
     若从做生意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诈骗案例,都是一个严重违背价值
 规律的交易。骗子出售的是用“概念”和“说法”编织出的极具诱惑力
 的假象,受骗人却用钱或物去购买,而能够成交的前提是骗子获得了受
 骗方的信任。轻信人言是上当受骗的一个普遍的、主要的原因。因此,
 绝对不要轻信人言,尤其不可轻信一家之言,是防骗的第一戒。这就要
 求谈生意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应有的警惕,始终要有一
 道心理防卫的底线。要养成对任何“人言”都必须通过自己能掌握的渠
 道去核实的习惯。要养成“多思”的习惯,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有时尽管人言为虚,但眼见也未必为实,许多魔术都被用于搞诈骗;唯
 一可以信赖的是自己的理性思维。
     对于生意人来说,人们在你面前讲的无论是好话还是坏话,无论是
 赞成的话还是反对的话,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讲的是真话还是
 假话。古人云“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不失为鉴别“真话”和“假话”
 的良方,因为人的行为才是其灵魂的真实的表达。
     第二,戒利令智昏
     生意场上人们追名逐利,本是正常现象,但必须力戒的是为了“追
 名逐利”而冲昏了头脑;西方人不就常说,上帝要惩罚一个人,就首先
 让他(她)丧失理智嘛。你可以相信奇迹,但绝不可相信神话(也是鬼
 话);你可以对你的未来充满幻想,但绝不可对任何人抱有幻想。在谈
 生意的过程中,要做到“一问”、“二算”:
     一问:对方所言若真,对谁有利?若假,对谁有利?
     二算:按对方所言计算一下,自己获利多少?对方获利多少?
 一旦算出自己将有暴利而对方所得无几,则十之八九为骗局矣!试想,
 若真有如此大的利头,对方早就舍命拚得,哪有空把好事让给你?诸
 多骗局,皆用利诱;古人云:“无欲则刚”,是极有深意的。先前曾
 听说一句西方谚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不解其意,为什么
 不是早餐或晚餐?后来到了澳大利亚,才知道西人吃午餐最为随意,
 一个要减肥的妇女吃两个苹果,一个惜时如金的男士吃一包三明治,
 也就把肚皮对付过去了。尽管我们这些中国人按照澳洲的标准都是穷
 光蛋,但我们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两个苹果,一包三明治,能值
 几个钱?”届时,我才理解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真蒂。
 呜呼,连不值钱的午餐都不让你白吃,更何况“讲究的早餐”和“丰
 盛的晚餐”了!那时我十分怀念祖国,还是社会主义好!好了,言归
 正传,必须看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是生意场上的规矩,你是
 不能犯规的;若犯规,必受罚。
     第三,戒择友不善
     无数实践证明,择友不善,祸必及身。认识人,是生意人的一项
 基本功。古人说:“见微而知著,明察秋毫之末”,在观察人方面,
 生意人是应当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是自然界最复杂的动物,若你的眼
 光没有穿透力,怕是很难判断这个人是可以作朋友,还是只能当路人的。
 据我所知,许多受骗者当中,其大多数是被他(或她)的朋友甚至是其
 家人骗的,择友不善的危害由此足见一斑。
     生意人走江湖,若受一、两次骗并不可怕,但总受骗,就可怕了。
 这说明你不适合做生意,最好金盆洗手,另改他行,才有饭吃。
     最后要说明一点,任何形式的诈骗都是违法的,任何骗子,都只
 能得逞于一时,最终不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还要受到上帝的惩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