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anghx22() 
整理人: k_xiaoyao(2001-05-09 15:41:44), 站内信件
 | 
 
 
【 在 inchon 的大作中提到:】
 :我很久以前就想问大家〉〉
 :这里的人大多是数学,物理高手,到底数学该怎样学才能学好呢?
 :......
  
 和文科一样,词意、概念要搞清楚,比如“偏导数”吧,
 听上去挺悬乎,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比如降雨量受你随地小便的影响就不大,用专业的语言说就是:
 降雨量对小便量的“偏导数”很小。
 
 总之能把一个悬乎的概念比较准确的通俗化,就算差不多了,
 用起来也就不会太拘谨、教条,也就容易看出事物间的联系了,
 比如有个网友就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就是可以相互“传染”的,
 于是联想到“互感”,虽然不可过于认真,但也不无道理,
 因为人和社会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自然科学当然也会对此多有涉及,
 只是需要谨慎类比,不可过于强求?
 
 再拿“偏导数”来说吧,在股票大盘点数统计中就是一个“权数”的问题,
 在选举问题中,也是一个“权数”的问题,体现出对某些利益集团的倾斜政策,
 在国家、个人经济如何平衡健康发展时也一样,总有某时、某地的“偏向”,
 你看这个“偏向”还是“时空”的函数呢,可文科叫“因地制宜”、
 “此一时彼一时也”、“看情况”、“随机应变”,也够精练的吧?
 
 数学进入“模糊阶段”你就更难分清文科、理科、工科的界限了,
 总之数学与文学的共同之处就是它们都是为表达个人思想的工具,
 如果你没有要表达的东东,就不可能“有感而发”,
 不恨书少,故步自封,就只能迂腐于教条之中,此为学者之大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