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mwcp( 风) 
整理人: xiur(2001-03-30 18:40:41), 站内信件
 | 
 
 
    故事这种文学形式,自古以来就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古埃及人自然
 也不例外。在古埃及中王国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和埃
 及与海外邻邦的密切往来,文学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中的故事也相
 应的增多。
     这些故事大多数是描写冒险游历的事迹,情节离奇,曲折,引人
 入胜。其中不乏精品,还有一些一直流传到今天,依然脍炙人口。比
 如中王国时期的《能言善道的农夫的故事》、《赛努西故事》等等。
     《能言善道的农夫的故事》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
 个叫做瓦迪·奈泰隆的农夫,他赶着一群驴子到附近的村子卖盐。路
 上被仗势欺人的大官的仆人抢光,还被痛打一顿。于是他到衙门告状,
 法官想要袒护大官的仆人,但是对能言善辩的农夫没有办法,就把案
 件转呈法老,让他解决。法老下令,除非农夫有更加有力的辩词,否
 则就判他败诉。农夫靠自己的聪明机智,又做了申诉,最后法老判他
 胜诉。这个故事中采用了大量的修辞,写作手法形式多样,使用得体,
 对后世的文学影响很深。同时故事也抨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良时
 尚和弊端,反映了社会矛盾;还刻画了一个充满机智的劳动人民的形
 象。
     《赛努西故事》的主要情节是根据发生在第十二王朝的历史事件
 撰写的。故事从王朝统治都阿曼迈哈特一世驾崩开始。当时的王储赛
 努尔率领大军在叙利亚作战,赛努西也是部队将领之一。当他得知法
 老去世的消息之后,想到自己一向和王储的关系不睦,所以他决定立
 刻逃走。他向东一直走,最后到达阿里代沙漠(今巴勒斯坦)。在那
 里,他四处流浪,遇见了不少凶猛的野兽和怪物,最终他战胜了这些
 东西(看来这些家伙也只是野和怪)。 由于他战胜了这些个家伙,
 累得跑到当地的游牧人的首领家里休息。这个首领看他本领高强,人
 长得又帅,就把大女儿嫁给他,还随了大笔的嫁妆。由于这件事,当
 地人很不高兴,就请了一个武艺高强的人来赶走他,他又打败了这个
 人。后来他就在那里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一直到老年。随着年龄的
 增长,他的思乡之情,越来越深,每天祈祷的时候,都祈求自己能早
 日回到家乡。当法老听见了这件事以后,就宽恕了他。当赛努西归来
 之日,法老热烈的欢迎他,并恢复了他在宫庭中的职位。赛努西终于
 回到了故乡。
     这个故事真实的描述了当时埃及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状况。 
 还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巴勒斯坦的风土人情,也宣扬的热爱故乡祖国 
 的高尚情操。(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只要不以已度人,小肚鸡肠,就可 
 以避免颠沛流离之苦,离别亲人之苦,思乡之苦等诸多烦恼。) 
     中王国时期另一部脍炙人口人的故事的《遇难水手的故事》(又 
 译《沉舟记》)。这是个饶有风趣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有一 
 个埃及水手,为了完成法老交给他的使命,乘船出海,途遇风暴,船 
 只被毁,他跳水逃生,飘到一个荒岛上。(笛福不是抄袭这个吧?) 
 在岛上,他遇见一条大蛇,这条蛇不但没有伤害他,还帮助他完成使 
 命,回到埃及。这是一部表现了丰富的想象的作品,有鲜明的艺术特 
 色。描写大蛇的出现和大蛇本身,用词十分生动,形象。在故事情节 
 上,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大蛇形容得善良,仁慈,表达了埃及人民 
 美好善良的情感。全篇充满了惊险的场面和主人公不畏艰险的精神。 
 这真实的反映了当时水手的生活和埃及人的爱国热情。 
     由于当时埃及的手工业和外交、商业的发展,埃及对外扩张和探 
 险活动等也日益增多。而且当时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也越来 
 越剧烈。这种情绪也反映到这篇故事当中。故事中的蛇,心地善良, 
 保护下层百姓,反映了人民的美好愿望。 
     其它著名的故事还有新王国时期的《两兄弟的故事》、《倒霉的 
 的王子》、《占领尤巴城》、《关于真理和非真理的故事》等。 
     埃及的故事既有写实的一面,还包含有些古老的传说,它深刻的 
 影响了埃及的古代民间文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