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anghx22(再生豆) 
整理人: fslts2(2003-11-09 15:45:24), 站内信件
 | 
 
 
这一日正午,宝玉听着知了叫的烦闷,独自离房,满园子溜达转了一圈,
 除了打瞌睡的丫鬟,偌大的园子竟是空空的,天儿又热,不如去萧湘馆
 寻个凉快,宝玉正暗自盘算,不觉已到了竹林,清凉扑面,丁冬新鲜,
 精神为之一爽,大踏步径直进了园门,早把昨日里与黛玉拌嘴的事渐忘了。
 
 黛玉也不曾睡,正斜歪着床边看书,见宝玉进来,忙藏了书,
 应酬道:“不在自己房里歇着,又跑来这里做什么?不知道的,
 还以为我成天介发帖儿请你呢。”
 宝玉早看见黛玉藏书,知道是拿话支吾他,也不在意,
 一边说着天如何的热,一边就探着头往黛玉身后看,
 黛玉知是藏不住了,索性将书向宝玉怀里塞去,
 “平日里叫你读书,象是上了大刑似的,这会子四下里寻着没趣。”
 宝玉只管拿了书看,原来是宋版的《金莲转》,只听说是禁书,
 还未曾见过,忙翻了几篇,嘴里还不停的嘀咕:
 “你也真有法子,哪里就找来这种淫书绝版”?
 黛玉一把将书抢回,白了宝玉一眼,“仁者见仁,偏你就只配看见个淫字,
 天地下多少好书,就是被你这号人糟践了。”说着转过身去,不再搭理宝玉。
 宝玉知是说漏了嘴,忙着赔不是:“好妹妹呀,我原是佩服的意思,
 怎么你就没听出来,只把那淫字听了去,也有辱了仁者二字不是?”
 黛玉一时听了又气又笑,顺手把书甩给宝玉道:“拿去看就是了,
 劳神子说这一车的话,也不嫌罗嗦。”
 宝玉独自一目十行的看了一回,叹道:“原来金莲有过如此遭遇,
 也难怪她嫌贫爱富、出手狠毒呢,原是为了远离苦海的意思。”
 “这回你眼倒是不浊,总算看出点门道来,热闹的自己无聊了看去,
 我倒是琢磨着缠足的事有些蹊跷,莫非宋时女子多有缠足的乡俗吗?
 至少乡下里还有农活要作的,城里行走也未见得方便不是?”
 黛玉此时言语比先前平和了许多。
 “妹妹向来聪明,怎么就忘了‘东施效颦’的掌故了?
 这书看来也并非为抬举金莲,只在告戒那些见利忘义者罢了。”
 宝玉得了鼓励,越发的闹出些聪明来。
 黛玉斜着看了宝玉一眼,暗自想平日里没有看错了他的心地,
 语气更见缓了些个:“那就是了,古人也常说这个贪字的厉害,
 怎么到了今儿个,还是一地的争权夺利、谋取功名什么的?
 但见得是个自然不成?那‘东施效颦’倒显得事小了。”
 一席话让宝玉听了心里高兴,索性又发挥起来:
 “说道自然,那也是人各有命、原因的原因,
 缘自有因,因果报应,也有仗义疏财、按理行事、安邦治国的,
 我倒想和众姐妹出得园子去,闯荡一番江湖,强过读那许多的劳神子书呢。”
 黛玉实在忍不住笑:“我只当是什么正经文章,原来做着梦的要去
 落草为寇呢,还凭空里白搭上些个姐呀妹的,写进书里,也不怕人笑话。”
 宝玉见黛玉开怀,也有些个忘了形象:
 “好妹妹,想法你是帮我理了一回,我也渐明白了许多,
 常言道‘内外兼修’,我早起头也没来得及梳好,
 不如你就顺手帮我再理一下,明儿个我还你还不成?”
 黛玉素知宝玉的脾气,倒也没恼,只拿话来噎他:
 “你这头就只配把前面都剃光,正面儿看你象是出了家似的,
 后面的都知道你和我们姐妹还是撤不清,亏你还整天的顶着个束发冠,
 倒不如我养的那只鸟会说话呢,自己一边臭美去吧。”
 宝玉也知道失了礼,自找没趣,正在为难,赶上紫鹃来给小姐送茶,
 总算是解了围,一边与紫鹃搭闲,一边接过茶来忙朝着黛玉献殷勤,
 见黛玉还是没搭理他,絮叨着要紫鹃给他找点活路做去了。
 紫鹃也怕他再惹小姐生气,就把了些粗活让他去做,一时也就平静了许多。
 
 要知宝玉是否真的出走江湖,请听下回分解。
 
 正是:
 园中闲来思风浪,
 未知世间险恶情。
 天正转,
 风即生,
 一朝飞灰烟灭去,
 一朝剃发了前情。
 说白了,
 前因后事果。
 总知道,
 变换女儿情。
 叹无聊,
 空对精装字儿书,
 恨无常,
 自古谁人料乾坤?
 且将这一头乱发重梳理,
 回头望,
 难文明,
 竹去风燥人飘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