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enjing_e(至尊宝) 
整理人: jonthen(2004-06-07 22:31:39), 站内信件
 | 
 
 
 狗狗的攻擊性問題﹐都是有特定原因的;這些原因對狗狗來說是明確的﹐
 但是對飼主而言卻不是很明顯或是無法分析。攻擊性行為一般區分為: 
 
 階級性攻擊 
 性別攻擊 
 畏懼性攻擊 
 掠奪性攻擊 
 領域性攻擊 
 食物/玩具性攻擊 
 健康問題的攻擊 
 學習性攻擊 
 
 攻擊性行為的發生﹐可能可以自己找出來;但是大部分會需要專業的訓練師協助﹐
 才能找出解決的辦法。不必猶豫是否該尋求訓練師的協助﹐攻擊性行為一旦發生﹐
 就不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失﹐它只會變成潛藏性的危險。 
 
 一般會建議下述方式﹐以避免引起更多攻擊性行為的發生: 
 
 一、作好基本訓練 
 二、確定在狗狗受到任何外來刺激時﹐是在你的關注之下發生的。 
 三、確保在狗狗進行攻擊性行為前﹐它會遵守你強迫性的服從命令。 
 四、避免狗狗在特定行為裡獲得滿足。 
 五、持續訓練﹐攻擊性行為的模式通常不會在簡短的訓練後消失。 
 
 攻擊性行為產生的原因既然不是單純的﹐在找出確定的原因之前﹐就不適合以節紮手術來達成防杜它的手段。
 節紮的功能主要在於防止狗狗產生“意外的後代”﹐至於特定工作取向的工作犬﹐也有特定需求而採用節紮手術;
 但節紮不應該成為防止攻擊性行為的“唯一”方法。 
 
 所以在攻擊性行為發生之後﹐我會建議先找訓練師分析問題與調整訓練模式﹐如果找不到適合的訓練師﹐
 就採取消極性的防杜方法﹐譬如帶口罩、繫狗鏈等。不論採取哪一種方式﹐在攻擊性行為發生之後﹐
 飼主都需要馬上去處理它﹐奇蹟不會發生的。 
 
 狗狗對飼主而言是可愛而友善的﹐但是對外在環境可能產生的攻擊性問題﹐卻是飼主必須卸下情感、
 用理性去面對的。經驗和心理分析很重要﹐可惜國內目前乏人問津﹐或許隨著大型犬的市場擴大﹐
 相關的行為矯正會逐漸被關注吧? 
 
 祝福你的狗狗在這次事件後﹐可以早日回復鄰人眼中乖寶寶的形象。
 坦白說﹐我會建議你蹓狗時幫它帶一陣子口罩、繫上狗鏈﹐
 讓鄰人看到你“實質上”的努力﹐減少鄰人的疑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