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eeplyocean@GZ() 
整理人: 1101234(2001-05-11 23:42:51), 站内信件
 | 
 
 
 标  题: 绿色革命的进程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Mon Nov 27 09:40:56 2000), 站内信件
  ●《寂静的春天》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尔森(Rachel Carson)的著作《
 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问市,揭露了滥用化学用品的后果
 ,特别是使用DDT杀虫剂对环境的危害,引起世界对环境课题的重视
 和回响。
 
 ●《蒙特利尔议定书》:沸腾了近一个世纪
 
   这和氯氟碳,以及臭氧层破了个大洞有关。
 
   早在1896年,瑞典科学家纽斯已开始关注大量二氧化碳排到大气
 层的后果。1970年初,两位美国研究员舍伍德和马里奥认为,大量排
 出氯氟碳和含氯化学品,必定会破坏大气上的臭氧层,但人们视之为
 “劣等科学”,甚或“感情用事”。
 
   尽管科学家已证实从1890年到1990年全球温度上升了摄氏0.5度
 ,这个世纪五个最热的年份全落在80年代,但要到1986年,国际才通
 过《蒙特利尔议定书》,决定对温室效应气体加以管制,两年后才签
 约。
 
   这条路,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直到现在,科学家还对温室
 效应的严重性争持不下。
 
 ●地球日:由美国发起后席卷全球
 
   1970年4月22日,30万美国人参加世界第一个如此大型的环境保
 护游行——地球日,抗议环境受到污染。
 
   这是由美国威斯康辛州参议员盖洛德发起的,并以联邦经费,设
 立了筹备委员会,到1500间大专学府和1万间学校主办环保活动,也
 安排盖洛德到9所大学演讲,鼓动绿色情绪。
 
   现在,每年的地球日,有141个国家的约2亿人参与。
 
 ●永续发展:挪威首相倡导新主张
 
   1987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担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
 委员会,提出永续发展的概念。当时,对永续发展的定义是:“这种
 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不会危害后代人满足他们生活需要
 的能力。”
 
   这个概念也成了90年代环境主义的指导原则。
 
 ●地球峰会:一个宏愿200项建议
 
   1992年6月3日到14日,联合国召开了第二次世界环境会议。会议
 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178个国家代表出席。
 
   峰会上通过了《地球宪章》和一份厚达800页的行动纲领——《
 21世纪议程》。在《21世纪议程》里列出约200项建议,包括在2000
 年之前减少能源耗用、保护海洋资源、管制有毒废料、采取环保农耕
 法。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8.69.2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