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iyuin(yiyuin) 
整理人: ft.858(2004-03-14 23:26:17), 站内信件
 |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689 —740 ),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景寄寓客愁乡思、旅途孤寂、飘泊之感。  
 
 (2)本诗描绘了哪些景色,有什么特点?
 诗人先描绘暮霭迷濛的江边洲渚 ,指出夜宿建德江的时间、地点。接着,更具体地描写泊舟烟渚上所见的江天景色。先写远景,再写近景,层次分明。
 
 (3)在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作者为什么说:天比树低,月接近人?
 因为原野空旷,视野广阔,以致造成远天低于近树的错觉,因为江水清澈,月影浮荡在江中,人在船上,江月仿佛和人更接近了。
 
 (4)作者怎么层层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第一层:旅客遇到秋天,最容易触动愁思,诗人没有正面表现,而是从“野旷”、“江清”中透露的。
 第二层:在暮色苍茫中泊舟而江渚,因为日暮而引出新愁。
 第三层:野旷造成天远的感觉,使旅人感到乡关万里,归程辽远;又因为野旷,万籁俱寂,更使行客觉得旅途孤寂凄凉。
 第四层:由于江水清澈,益觉明月近人,见明月而倍加思念故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