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anghx22(土豆) 
整理人: swataoren(2004-02-08 02:11:18), 站内信件
 | 
 
 
“封建”从字面上讲就是:封闭建设?
 从定义上说好象一般是:
 奴隶制:劳力者没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
 封建制:劳力者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
 
 如果这样划分,那么资本制中的工人岂不是奴隶了吗?
 社会制中的工人和农民不都是奴隶了吗?
 
 其实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都有民众满意度的问题?
 再“好”的社会制度,如果怨声载道,又有何意?
 有好的游戏规则是一回事,是否能够遵守又是另一回事了吧?
 社会制度是否“优越”,用中国的老话说:自有公论?
 
 过去中国的百姓都是用明君与昏君来划分时代的,也有些道理?
 另外这个“私有”如果扩大到一个国家会怎样呢?
 比如某个家族承包一个国家,那不就是过去中国的皇帝了吗?
 所以要说“私有制”,恐怕以前的中国是最彻底的了?
 不仅财产、企业、公司可以私有,连国家都可以私有,
 
 现行的资本制是:
 财产、企业、公司可以私有,但是政府国家必须是“共有”或“公有”,
 社会制是:
 财产、企业、政府、国家都是“公有”,
 
 这些都只是形式而已,试想在蒙古、满清、日本统制时期,
 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对汉人来说有多大意义呢?
 就算是文革时期,汉人执政,
 可是把自家的汉文化如此彻底的否定、摧毁,结果又怎样呢?
 
 现在中国的出路何在呢?
 综观历史,无不是修正错误、化解恩怨才得以进展的?
 如果没有老邓大范围的拨乱反正、平反昭雪,何以有今日的一点点进步?
 希望下一步的平反就是很老的“右派”了?
 比如历朝历代血战长城的英烈,
 反元、反清、抗日的各路豪杰,
 比如血战长城、《1.28抗战》、战区会战的英烈和反清复明的天地会能搬上银幕吗?
 这个“落实政策”的事恐怕就更难了?奇怪吗?
 为什么提前“落实政策”的是那些统治奴役了十几代汉人的满清殖民王朝?
 而不是三民主义、抗战英烈和天地会呢?值得注意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