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作者:胡靓)
第二节 UNIX的启动
就象DOS一样,UNIX也是一个能够自启动的操作系统。由于每个硬盘都采用分区的方式进行管理,所以我们可以将UNIX装在硬盘的一个分区中,或者干脆让它占满整个硬盘。当UNIX安装成功以后(安装过程见附录),重启动计算机,UNIX就开始引导。在分时系统中,当主机启动UNIX以后,各个工作站就可以进行登录,而在微机上,当UNIX启动后就出现登录提示。
LINUX的启动过程如下。(在PENTIUM微机)
开机,自检以后,屏幕显示
LILO is loading LINUX........
Uncompress Linux...............
Linux由一个叫Lilo(Linux Loader)的程序来启动,这个程序存放在硬盘分区中可以启动的区域,由它去硬盘中寻找Linux内核程序,并对压缩后的内核程序进行解码,然后加载Linux的其他驱动程序,如显示器、网卡等,再启动相应的INTERNET服务。每一步在屏幕上都有提示,我们可以由此检验硬件的工作情况。
使用UNIX系统时,我们一般都不在启动UNIX的那台计算机上使用它,而是通过网络或电缆线在其他的计算机上远程的操作。
一:用户及用户标识
UNIX不象DOS,只要开机就可以使用,它要严格地盘查用户的合法性。为了保障系统及用户数据的安全,UNIX严格地控制着硬盘、内存等计算机设备。它将使用者分成两种:管理员和普通用户。
在一个UNIX系统(安装UNIX系统的一台主机)中只允许有一个管理员,管理员又叫根用户(root),有时也称为超级用户。超级用户具有许多普通用户没有的权利,一般由安装UNIX系统的人来担任,其它用户都要接受管理员的管理。
除去管理员外的其它使用计算机的人都可称之为普通用户。UNIX在硬盘上为普通用户分配有一定大小的自由空间,在这个自由空间里用户可以做任何工作,但是其它的地方就不允许“随便乱动”,某些重要的地方甚至“看也不让看”。这样就使一般用户不会具有多大破坏性。为便于管理,UNIX将一般用户加以分组,按组来进行管理,同组人之间享有某些方便。所以凡是使用UNIX的人都要确定他是哪一种用户,若是普通用户则要确定他属于哪一组。
UNIX怎样来区分每一个用户呢?每一个用户都具有自己的名称,就好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超级用户的名称是root,这是由系统指定的,不能修改,其它用户也不能使用这个名称。其他每个人使用UNIX时的用户名称由超级用户创建新用户时指定,不同的用户应有不同的名称,UNIX不允许重名。一般可以使用自己姓名的简写或其它什么英文字母作为自己的用户名。
每个用户都拥有一个密码(password)。密码可以由管理员指定,也可以自己确定,而且应经常修改(修改方法见下一章)。原则上UNIX要求密码长度至少6个字符,最好包括数字和字母;不能相同于用户名;也不能使用现成的英文单词。一般说来,在设定密码时以自己能记住而且不易被别人猜到为标准,在Linux系统中,普通用户设定密码时系统还要检查密码的安全性,太容易破解的密码不允许使用,而对于超级用户指定的密码它只是给出一个警告。UNIX还要求最好隔一定时间就修改一次密码,以保证密码不被泄露。如果密码泄露,可能就会有别人利用你的用户名进入系统对你的数据进行破坏;如果不幸泄露超级用户的密码,那么破坏者就有权破坏整个系统,甚至使系统瘫痪,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二:从终端或PC登录
当系统启动后,它就在一直等待用户登录,登录就是用户接受操作系统盘查的过程。只有当我们拥有合法的帐号(用户名)和密码时,才能使用这一套UNIX系统。也就是在我们使用UNIX之前,系统还要核对一遍用户名与密码。
当使用分时系统时,由一台运行UNIX的主机带数台只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如果终端与主机之间有电缆直接接通,则等主机启动UNIX后,打开终端便可以登录;如果是远程终端,则当主机启动后,打开终端一侧的调制解调器,由一台并联的电话机拔叫主机的市话网端口号(一个特定的电话号码),当终端调制解调器有“嘀──嚓嚓”的声音后,说明主机己响应,此时放下话机,该电话线就被终端占用,便可以登录;如果用来登录UNIX的是微机,就需要运行模拟软件将微机模拟成终端,这样通过电缆或调制解调器,就能登录本地或远程的UNIX主机,通常使用较多的这类软件有VTERM
TELIX和PROCOMM以及WINDOWS 下的“终端仿真程序”等。
在使用网络环境时,我们也需要相应的软件,目前一般Windows
95系统都带有使用INTERNET网络协议登录UNIX主机的模拟程序TELNET。在能上网的计算机上运行TELNET,输入UNIX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关于IP地址和域名我们将在第四章介绍),TELNET窗口中就会出现登录信息,这时我们就可以登录了。
在TELNET窗口中,第一行显示Linux的内核版本号(目前最新的就是2.0.30),然后显示UNIX主机的域名,最后是连接系统的虚拟终端号。
在“主机名 login :”的后面,我们可以紧接着输入用户名,进行登录。在这里,每个TELNET程序都可以得到系统分配的虚拟终端号,但是WINDOWS95又是一个多进程的系统,所以有时我们会在一台WINDOWS95机器上启动多个TELNET程序,而UNIX系统会为每个TELNET程序分配一个虚拟终端号。一台WINDOWS
95机器中的多个虚拟终端里用户使用的只有一个,其余的闲置起来,但是这些虚拟终端也占用了主机系统的时间片,故我们一般要注意不要出现这种情况。
当屏幕上出现
login:
时表示此时系统正在等候我们登录,在冒号后直接键入用户名,回车,此时unix不管用户是否存在都会直接询问:
password:
此时应键入密码,密码并不在屏幕上显示,若用户名存在并且密码正确,则显示欢迎迎信息并且出现提示符‘$’(也有时是‘#’或‘%’,具体见下一章),此时表示登录成功。若用户不存在或密码不对,则系统会拒绝你登录,并重新出现“login:”提示让你重新输入用户名与密码进行登录。如果多次密码与用户名不吻合,系统将会认为你是一个入侵者,将你的终端或帐号锁定。
Linux 2.0.30 (public.hnpts.ha.cn) (ttyp0)
www login: fhl 输入用户名
Password: 输入不在屏幕上显示的密码
Last login: Fri Apr 3 10:28:35 on ttyp0 from 202.102.237.53. 上次登录时间地点
No mail. 该用户目前没有电子邮件
Prepare for tomorrow -- get ready. Linux在用户每次登录时都显示一条不同的格言
-- Edith Keeler, "The City On the Edge of Forever",
stardate unknown
www:~$ 在Linux提示符中,,www表示主机名,~表示用户主目录
若系统有一个用户为FHL,密码为BJ245GZ,当我们用此用户名登录时,就会有如下的几种情况:(下例中斜体为键盘输入内容,加下划线的表示输入但不在屏幕上显示的密码)
login:dhl〈CR〉 无此用户
password: bj245gz〈CR〉
login incorrect 不正确登录
try again.. 请重试
login:fhl〈CR〉
password:ba245gm 密码不对
login incorrect
try again..
login:fhl
password:bj245gz 完全正确
Last login: Fri Apr 3 11:18:38 on ttyp0 from 202.102.237.53.
No mail.
The computing field is always in need of new cliches.
-- Alan Perlis
www:~$
此时,表示已成功登录UNIX。
三:UNIX 的退出
当UNIX使用结束后,决不能象DOS那样下接关掉电源或按一下Reset就了事,如果这样,还有大量信息可能还没来得及存盘。或者甚至会破硬盘的文件系统,后果将是很严重的。在多终端的UNIX分时系统,更不能让主机突然断电或复位。
当普通用户使用完UNIX以后,他是没有权利关机的,一个普通用户只能退出自己的本次登录,在提示符“$”的后面键入logout,这时,系统再显示“login:”提示时,就表示已经退出了本次登录。此时若是分时的终端,可以直接关闭终端电源(不是主机电源);若是微机工作站,就可以退出虚拟软件;若是远程终端或工作站,就可以退出通讯软件挂断电话。
如果是在TELNET环境,我们键入“logout:”时,WINDOWS将显示“失去与宿主的连接”,这时可以关闭WINDOWS系统。或者可以在TELNET窗口的菜单中选择“断开”。
如果要关闭一台正在运行UNIX的主机,必须超级用户才有这个权利。超级用户下达一个命令shutdown来关机,一般情况下,使用如下格式:
shutdown -h now
-h表示从下达该命令后关机,若想在关闭UNIX后重新启动,则可以使用:
shutdown -r now
now表示现在关机,如果使用具体的时间,则在指明的时间关机。命令
shutdown -h 12:20
表示在中午12:20关机。
当系统接受shutdown命令后,显示关闭程序信息,直到显示
system halted.
时就可以安全关闭电源或重新启动机器了。注意:切不可以一末出现这条信息之前关机或重启动,这将损害UNIX系统的完整性。